一次,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她:“母亲,若是日本人打过来我们怎么办?”没想到,林徽因一脸淡定地说道:“中国的文人,总归是有一条后路的,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嘛。” 梁从械听到母亲大气凛然地回答,颇有埋怨地问道:“那是扬子江,那母亲岂不是不管我了。” 林徽因也只是瞥了儿子一眼,回答:“要真的是到那个时候,我还真顾不上你,你自己看着办。” 那么林徽因为何要对儿子梁从械说出这样的话呢?林徽因的一生都是怎么样度过的呢? 林徽因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她是我们历史上出了名的大才女,而这也离不开她从小成长的环 境,可以说家中的环境和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林徽因的一生。 从小林家给林徽因的教导都是不同于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反而特别提倡林徽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 特别是在教育上,林家更是打破了传统的上学方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送去学堂上学。 不仅如此,林徽因的大伯林觉民更是自己创办了学堂,无论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他都亲自授课。 甚至还鼓励林徽因等家族里的女性,走出家门口,去外面接受新思想,去体验不一样的世界。 在林觉民的影响下,整个林家家族都尝试走出了家门去学习新思想,去学习新事物,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在那个社会,林觉民的这些思想无疑是站在了传统思想的对立面,也是站在了资本家的对面。 1911年,林觉民在广州组织了一个起义,当时他已经做好了投身革命的准备,还写下了告别的遗书。 不曾想这个起义还没有开始就被汉奸所揭发,林觉民也因此受到了追捕,在撤退的半路上遇上了官兵,最终遇害了。 正是林觉民的这种为革命献身精神,带动了更多原本还在沉睡的国人,林家更多人也投入到了革命斗争中去。 后来林徽为了能够在建筑设计上有更多的造诣,背井离乡到了外国去学习建筑学。 然而让林徽因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父亲在她留学的期间也因为革命斗争而牺牲了…… 为了报效自己的祖国,林徽因在毕业后选择回到了祖国,为我们国家的建筑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林徽因还和我们历史上另一位有名的才子梁思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还有了爱情的结晶。 郎才女貌的两人共同为祖国的事业和发展奋斗着,也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着。 一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即将爆发之际,林徽因特地给远在北平的女儿写了一封信。 她把林家的满门忠烈和对革命事业的奋斗史都告诉了女儿,告诉她如果日本人占领了北平,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 反而还要应该的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和敌人斗争,保卫我们的民族安危。 就连儿子梁从械询问她:“母亲,如果日本人打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才好呢?” 林徽因也是毫不犹豫地告诉自己的儿子:“中国的文人总归是还留有一条后路吗?我们的路不就是 家门口后面的那一条扬子江吗?” 梁从械一听家门口的扬子江,便震惊地说道:“扬子江?这个路要怎么退啊?母亲你这是不管我了吗?” “在民族大义面前,如果日本人真的打过来了,我还真不管到你”。林徽因淡淡地回答道。 确实,林家是满门忠烈,林徽因的长辈都献身到了革命中去,而她的骨气和节气都不允许她向后退一步。 要么带着革命的胜利回家,要么和敌人同归于尽,但决不能向后退一步……
一次,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她:“母亲,若是日本人打过来我们怎么办?”没想到,林徽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12 17:17:37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