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呈现“先抑后扬”格局,周一大跌后连续4日反弹,但成交额逐渐回落,周五缩至1.1万亿左右,显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技术面上,沪指接近3250点压力位,缺口回补仍需量能配合,短期均线压制明显。 关于下周的走势,首先从政策面上看,国家队和央行持续发力,平准基金稳定市场,可能降准降息。外部因素主要是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但市场已部分消化,A股表现出韧性。量能方面,本周成交缩量,尤其是周五缩量明显,可能因为周末避险情绪。市场情绪谨慎,但科技股如半导体、芯片表现强劲,内需板块也有上涨。技术面上,大盘连续反弹但面临均线压力,缺口有待回补。 考虑以上政策对冲、外部消息(特别是关税进展情况)以及量能变化等综合因素,如果周未有利好消息,比如降准或贸易谈判进展,可能刺激下周的市场放量反弹。否则,可能继续震荡,但政策底支撑较强,下跌空间有限。 板块方面,科技自主可控(半导体、AI)、内需消费(白酒、旅游)、防御性板块(黄金)值得关注。判断逻辑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是贸易战倒逼国产替代加速,政策扶持明确(证监会优化科技企业IPO),板块量价齐升,技术面突破前高。 第二个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质生产力”,AI技术突破(如DeepSeek)引发全球重估,算力需求持续高增。 第三个是关税冲击下内需政策有望加码(消费券、家电补贴),五一假期临近提振旅游预期,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第四个是美国通胀数据回落强化降息预期,地缘风险+货币宽松周期支撑金价,现货黄金创历史新高。 操作策略上,建议控制仓位至5成左右,保留机动资金应对波动。 密切关注政策催化,回调时低吸。若沪指回调至3180点附近(强支撑)或放量突破3250点,可分批介入。 结合板块逻辑,个股方面,可重点关注芯国际(半导体龙头)、北方华创(设备)、贵州茅台(消费)、恒生科技ETF(港股)等。但是要加强风险控制,注意北向资金动向和量能变化,避免追高。 总之,下周市场或延续“政策托底+结构分化”特征,可围绕自主可控(半导体/AI)、内需消费、黄金三条主线布局,同时要密切跟踪政策动向与量能变化。若出现急跌至支撑位,可视为加仓机会;若放量突破压力位,则顺势增配科技龙头。
本周A股呈现“先抑后扬”格局,周一大跌后连续4日反弹,但成交额逐渐回落,周五缩至
职场熙熙攘攘
2025-04-12 17:32:3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