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四川军阀刘文辉主政西康期间,对当地教育十分重视,并明文规定:“如果哪

晨曦微尘 2025-04-12 17:51:55

1933年,四川军阀刘文辉主政西康期间,对当地教育十分重视,并明文规定:“如果哪里县政府房子敢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1933年那会儿,四川的大佬刘文辉,因为跟自家侄子刘湘的“二刘大战”打输了,只好跑到西康去当老大。那时候的西康啊,还是个没正式挂牌儿的省,地盘大得吓人,有45万平方公里呢,里头59个县,宗教多得跟星星似的,经济和教育嘛,简直就是贫困户水平。 刘文辉这人,以前一门心思就想扩大地盘,建省的事儿他压根儿没放心上。不过,他虽然是刘湘的叔叔,有家族大树罩着,但野心太大,跟刘湘还是闹掰了。蒋介石一看四川这哥俩要是联手,那还了得?于是他就帮刘湘,一块儿挤兑刘文辉。刘文辉呢,里外不是人,最后只好跑到西康,打算在这儿自立门户。 一到西康,刘文辉发现这儿的人信教信得那叫一个虔诚,他一想,得嘞,我也入个藏传佛教,混混脸熟,攒点儿人气。同时他还琢磨过来了,教育这事儿,得搞!于是他就放话了:“谁要是敢把县政府盖得比学校还豪华,县长立马儿就得走人!”这一嗓子吼出去,各县县长吓得跟孙子似的,纷纷响应。 有个叫赵国泰的,亲自跑去给学生上课;还有个范昌元,随身带着旗子,愣是把县政府搬到了破木屋里头。结果西康那边儿,出现了一道奇景:学校建得那叫一个宽敞明亮,县政府呢,破得跟要倒似的。刘文辉这么一搞,不光让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噌噌往上涨,还把自己的统治地位给坐稳了。抗日战争一打响,刘文辉那是真不含糊,甩手就是50万大洋,支援川军,又跟侄子刘湘一块儿上战场并肩子干了。到了1938年,他又琢磨起西康建省的事儿,亲自跑到武汉找蒋介石面谈,还背着人跟中共代表聊了聊怎么抗日。第二年1月,刘文辉就正式坐上了西康省主席的宝座。虽说蒋介石还是防着他一手,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大义,愣是把西康搞成了抗战的大后方。 刘文辉在西康一待就是二十一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了,他才发动起义,把这片地界儿交给了人民政府。晚年时候,因为家族那点事儿,他被晾到了一边,但人家还是硬气,周恩来总理走的时候,他坚持去送了最后一程。这一辈子,刘文辉既是政坛上的老狐狸,也是干实事的好把式。历史对他到底是功是过,没给个准话儿,可他留下的那句“就这样吧”,听着倒是挺让人感慨,满满的都是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不得已啊。

0 阅读:35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