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资本市场之所以会选择抛售石头科技,本质上是对其未来不好看。从财报来看,虽然石头科技2024年的营收仍在大幅增长,但高增长却是建立在“降价”策略之上。
2024年下半年,石头科技通过“老品降价、减配促销”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换而言之,石头科技也陷入了“价格战”之中。
据媒体报道,石头科技旗下的Q7 Max系列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降价,其中Q7 Max Plus的标价为569欧元,但实际售价可降至419欧元,降价幅度高达超过26%。凭借着“以量换价”的策略,石头科技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石头科技国内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04%,并且在扫地机器人市场的2000元至5000元价格段中,市占率稳居第一梯队。
不过,从利润率数据来看,受降价影响石头科技的利润率数据明显下滑,财报显示,2024年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50.14%和16.55%,而2023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3.93%和23.7%,对比来看,2024年的毛利率下滑了3.79%,净利率则下滑了7.15%。
再从具体产品来看,石头科技的两大主营产品,智能扫地机及配件和其他智能电器产品,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3.07%和33%,相较于2023年分别下滑了3.08%和10.01%。
那么,为什么石头科技会陷入价格战之中?
侃见财经认为, 这和行业紧密相关,据悉,近年来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明显下滑。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到2020年扫地机器人的年销售量均超过610万台,到了2022和2023年,扫地机器人的年销售量分别为441万台和458万台,较巅峰期下滑超过150万台;而在2024年的前11个月,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量约为406万台,尽管同比增长超30%,但跟巅峰期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没有了行业增长驱动,价格战自然难以避免。
从更深层次的因素来看,石头科技之所以会陷入价格战是因为扫地机器人的“壁垒”并不高。
当前,扫地机器人的核心功能如导航、避障、清洁效率等都已经高度同质化,头部的扫地机器人厂商在产品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的机器人厂商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营销上,例如石头科技在2024年的销售费用就高达29.67亿,而其研发费用仅为9.714亿,非常明显的“重营销、轻研发”。
整体而言,目前的石头科技虽然营收仍在增长,但却是通过降价实现的,而这背后则隐藏着同质化严重、整个行业遭遇“天花板”等问题。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