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欧最终将我们踢出全球的供应链,那中国的国运就来了!真到了那一步,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肯定得出乱子,台湾、韩日基地、关岛、夏威夷,甚至澳大利亚和五大湖地区,局势还能一点不动荡都没有吗?咱们不能再拖拖拉拉了,得赶紧行动,该拿的东西就拿回来。 马六甲海峡这条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每天承载着 1400 万桶原油运输,其中中国占比高达 80%,这意味着中国每加的 10 升汽油里,有 8 升要经过这条长 1080 公里、最窄处仅 37 公里的 咽喉要"。 若美欧真敢在供应链脱钩后拿这里开刀,中国能源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别慌!咱们早有后手。 我们全面投产了马来西亚的皇京港,这便是破局的关键:要知道皇京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中段,距离新加坡仅300公里,却卡在国际航运的十字路口,中国电建砸了800亿人民币,填海造岛建深水码头,目标就是把新加坡的咽喉变成自己的驿站。 更绝的是,马来西亚政府把皇京港项目上升为国家级工程,还拉着中国签了四方框架协议,摆明了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但皇京港只是中国破局的一环,中缅油气管道每年能输送2200万吨原油,绕过马六甲直达云南;中欧班列2024年突破10万列,把钢铁驼队铺到欧洲;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3000万吨,还在扩建。 这些备胎加起来,中国能源安全的冗余度已经超过50%,美欧若真要卡脖子,反倒是自己先得掂量掂量,中国市场占全球海运贸易的18.6%,得罪中国,全球港口都得喝西北风。 而皇京港的投产,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新加坡港若被分流,其金融中心地位会受冲击;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如菲律宾)可能面临压力;印度在安达曼群岛的港口建设也会加速;马来西亚可能借机提升区域影响力,成为东南亚的新枢纽,这就像在棋盘上落子,看似一步棋,实则牵动整个棋局。 那美欧若真要“脱钩”,中国的国运会不会来?答案是国运从来不是天上掉的馅饼,而是靠战略定力和硬实力拼出来的。 皇京港、中缅管道、中欧班列……这些备胎的背后,是中国用十年时间编织的能源安全网,与其说这是国运,不如说是准备,准备得越充分,危机就越可能变成转机。
如果美欧最终将我们踢出全球的供应链,那中国的国运就来了!真到了那一步,马六甲海峡
寂寞吞噬灵魂
2025-04-12 19:39:31
1
阅读: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