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说,狠狠记住的“人情世故”
1、请领导吃饭,领导说“这周没空”,低情商的人直接回复“好的领导,那咱们有空再约”
2、高情商的人是这样做的,“我就先不打扰您这周的安排,我等您下周的时间,您看您大概什么时候方便一些,我提前准备好”
3、最好的关系,不是送礼、请客,而是要按照“梅拉宾法则”行事。
4、富人只要不乱来,一辈子都是富人,穷人只要不折腾,一辈子都是穷人。要么认命,要么拼命。无非就是见笑了,或者见效了。
5、托别人办事,不要上来就说我:等事情办完之后再给你什么好处,办事之前就要给实惠。
6、和领导打牌,只赢第一局和最后一局。
7、工资10000,对亲戚说3000,对朋友说5000,对老婆说8000,对同事说,跟你差不多。
8、学会隐藏两样东西!一是心事,二是本事。前者是为了不暴露弱点,后者是为了让保持竞争力优势……
年轻时,对于这些所谓的人情世故,总是不屑一顾,等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我多学学人情世故,因为赚钱太不易了,就像那句话所说:
“几十块钱,能让一个男人把一台大冰箱扛上8楼;几百块钱,就能让一个工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一天;几千块钱,就能让寒窗苦读的学子,在毫无意义的岗位上无怨无悔一个月。
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存款,家人遇到事情你拿不出钱,你就会明白,什么脸不脸的,情啊爱啊,原来都是浮云,任何人的底气都来自于经济实力,别谈什么岁月静好,有空多赚钱。”
诚然,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或多或少经历过生活的绝望,也深深体会到金钱的重要性。
然而,讽刺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即便再怎么努力奋斗,再怎么24小时连轴转,口袋里的钱还是没有多起来,不少人因此陷入困惑。
冯唐的一句话却直击要害:
“一个人奋斗累了,还是找不到出路,就研究研究送礼,你会发现奋斗几年,还不如一条烟、一瓶酒赚的多。”
冯唐的话不无道理,就像那句话所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世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候甚至是关键角色,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为了帮孩子办妥转学的事,你拿出3000元让一个熟人请老师吃饭。
吃完饭之后,熟人退了2000元给你,告诉你这饭只花了1000元,结果你直接把钱接过来,嘴里道声谢,心中暗爽:省了2000元!划算!
但是,你这小便宜一贪,你孩子还能成功转学么?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孩子的前途就这样没了,你说它重要不重要。
再举个例子,朋友小董是一位资深技术专家,总和领导吵的面红耳赤。
旁人怎么劝他,他却不以为然,反倒嫌弃别人瞎操心:
“领导说了,有问题要提出来,我听领导的,还能有错?”
结果,后来裁员,小董成了第一批被裁成员,他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是啊,职场最不缺人才,技术再出色也救不了不懂人情世故。
此外,在我们生活中,某人犯了错因为没送礼被开除,某人到了该转正的年龄,因为没送礼没转正,类似的事屡见不鲜。
种种的事例说明,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懂人情世故太重要了。
就像王志文说的:
“不懂人情世故,简单来说,就是不懂人性的复杂,坐在对方面前,不知道对方怎么想,肯定不能投其所好,而处处碰壁,经受挫折;而明白人性的复杂性,在社会上奋斗自然如鱼得水,不会遇到太大困难。”
诚然,人可以不世俗,但是不能不明世俗。懂点人情世故,可以让你的晋升之路、事业之路更顺畅。
光是职场人情世故,就有很多讲究,比如:
1、请人办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懂得送礼。
2、递烟的时候,平常不抽烟的人,也要象征性递一下。
3、刚上酒桌的菜,要要懂得先转到领导面前,你第一个动筷子,领导肯定会介意。
4、走关系办成的事,永远不往外说。
5、领导咳嗽两下,就要出去半小时,因为有要事要谈,自己不适合在场。
6、少说别人的是非,隔墙有耳,你不知道你说的人和现在这个有没有关系。
7、喝茅台时,记得自带一瓶矿泉水。
8、不要得罪领导的司机,他们可能会坏你事。
社会要想混的好,人情世故少不了。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何那么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着上天下地本领的才子为何最终成为了穷人,更解释不了,为为何那些懂得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俗人”,最终都活成光鲜亮丽的样子。
这背后,无非就是“人情世故”这四个字。
这个社会终究是适者生存,如果你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那么不妨换条路试试。比如,学点为人处事的方法,虽说不一定立马帮你赚到很多钱,但是相信能让你少走弯路、少掉坑。
那个破车
还有一群人,像“小编”这种,发文养家的,实属最“可怜”那种
热带风暴47177
拍马屁专家
幸运
牙疼,这牙又要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