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到机场送张学良。因没坐过飞机,他接受了张学良的邀请,上飞机飞一圈。可登机后,张学良的一番话,让他直呼后悔,并说:“汉卿,你这样做不厚道啊!” 1935年4月,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风光无限。他执掌贵州已有十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王家烈曾与广西的李宗仁、广东的陈济棠签订了《三省互助条约》,试图在西南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举动,无疑触怒了誓要一统天下的蒋介石。蒋介石对王家烈的野心早有戒备,却也无可奈何。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为蒋介石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他号召王家烈投入"围剿"红军的战斗,并派兵"整饬"贵州的军政。表面上,这是为了消灭共产党,巩固国民政权。实际上,却是蒋介石削弱王家烈势力的开始。 王家烈虽然目中无人,却也隐隐感到大势已去。他虽然派兵参与了"围剿",却并未尽全力。红军最终突围而去,王家烈也因此受到了蒋介石的责难。与此同时,蒋介石在贵州的亲信何知重、柏辉章等人,也开始在暗中布局,准备取代王家烈的位置。 尽管王家烈仍然表面风光,位高权重,但他的内心已经隐隐不安。他开始频繁饮酒,性情也变得越来越暴躁。王家烈的妻子万淑芬,是一个政治上的强势女性。她曾劝王家烈要提防蒋介石,防止被其架空。但王家烈似乎已经厌倦了政治斗争,对妻子的建议置若罔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东北军首领张学良来到了贵阳。张学良此行,表面上是为了与蒋介石商讨抗日大计,但实际上蒋介石设宴款待张学良,两人在酒桌上推心置腹,不知达成了什么协议。宴席结束后,张学良便起身告辞,准备飞往武汉。 王家烈带着小妾梁氏,来到机场为张学良送行,这引起了万淑芬的不满。在机场,王家烈的心情似乎格外愉悦。他与张学良寒暄,谈笑风生。 就在这时,张学良问王家烈,是否坐过飞机。王家烈笑言,自己虽见过不少飞机,却从未乘坐过。张学良于是邀请王家烈上飞机兜一圈,由他亲自驾驶。王家烈心中一喜,想必是觉得能与这位黄金荣耀家族的公子哥儿称兄道弟,是莫大的荣幸。他爽快地答应了,跟随张学良登上了飞机。梁氏自然也要跟随,却被王家烈拦住,吩咐她在机场等候。 飞机缓缓升空,在贵阳上空盘旋。王家烈透过舷窗,望向脚下的城市。这里曾是他的天下,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家烈突然对未来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 张学良的飞机在贵阳上空盘旋了一圈,却迟迟没有降落的迹象。相反,飞机似乎在朝东北方向飞去。王家烈心中升起一丝疑虑,便向张学良问起缘由。张学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王家烈。王家烈接过一看,赫然是蒋介石的亲笔手迹,上面写道:"免去王家烈二十五军军长职务,调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即往武汉服务。" 王家烈顿时如五雷轰顶,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圈套。他勃然大怒,指着张学良破口大骂道:"你们两个真是一丘之貉,狼狈为奸!骗我上了飞机,就是为了把我流放武汉,好让蒋介石那老贼得逞!汉卿,你这样做不厚道啊!"张学良却是一副无辜的神情,辩解道自己也是奉命行事,并无恶意。 在飞机上,王家烈即便再不甘心,也只能接受现实。他在贵州的十年风云,就这样戛然而止。张学良虽然对王家烈的遭遇感到些许同情,却也无力回天。 飞机最终在武汉降落。王家烈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恍如隔世。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会遇到怎样的命运。他只知道,自己在政治的漩涡中,已经彻底失去了方向。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王家烈在武汉被软禁。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的监视之下。王家烈身陷囹圄,却并未彻底绝望。他知道,自己虽然暂时失势,但只要时局稍有变化,也许就能重获自由。 就在王家烈被软禁武汉不久,他的妻子万淑芬不顾阻拦,千里迢迢前来探望。夫妻二人抱头痛哭,诉说着这段时间的种种遭遇。万淑芬劝王家烈要保重身体,不要为了政治而搭上性命。王家烈感慨万千,却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告诫妻子,要替自己多多保重,若是时局有变,也许还能相见。 万淑芬含泪离去,王家烈目送她远去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他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个人的命运是如此渺小和无力。昔日的万千宠爱,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能够依靠的,也许只有最亲近的人。
1935年,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到机场送张学良。因没坐过飞机,他接受了张学良的邀请,
成双影夜色
2025-04-12 19:48: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