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恶魔!”1993年,青海女子因女儿偷吃2块油渣,将热油塞进她嘴里,短短几天,年仅4岁的孩子被折磨致死,而她的母亲作为施虐人,仅仅只判了7年,出狱后,为了泄愤,她还将女儿的骨灰扒出来随意践踏。 1990年代,青海年仅五岁的小苏丽,受到自己亲生母亲折磨,最终不幸丧命。 小苏丽家里有一个比她年长一岁的哥哥。 然而,由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母亲燕志云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她把小苏丽当作了家庭不幸的根源。 小苏丽的父亲为了谋生离家在外,虽然偶尔回家,但他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温和。 在这种环境中,小苏丽几乎没有获得过任何来自家庭的温暖。 她的哥哥,虽然也受到了燕志云的严格对待,但待遇与妹妹不同。 每当哥哥享有雪糕或肉类时,小苏丽只能站在一旁。 小苏丽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面临饥饿。 她每天仅能吃到两个馒头和少量的面条。 每当她想要吃饭时,都需要先小心翼翼地说要吃饭。 如果妈妈心情不好,那一天就连饭也没有得吃。 有时,邻居看到这一切,心生怜悯,偷偷给她些食物,但这若被燕志云发现,会遭受毒打。 青海冬季气温极为严寒,家里有火炉,但小苏丽无法靠近。 因为燕志云常常说她太脏、不配靠近火炉。 在小苏丽年仅三岁时,因为饥饿而偷吃鸡食,遭到母亲用针线将小苏丽的嘴巴缝住。 每次她渴望食物时,都需要忍受燕志云的暴力对待。 一次,当小苏丽偷吃了哥哥的油渣时,燕志云发现后,她将滚烫的油强行灌进小苏丽的嘴中。 即便小苏丽的身体因烫伤而伤痕累累,燕志云依然无动于衷。 小苏丽没有得到任何治疗。 1993年,小苏丽因长期遭受虐待,最终死于非命。 燕志云为掩盖罪行,迅速为小苏丽换上她生前最想穿的新衣服,并试图将死因伪装成意外。 小苏丽的遗体经过尸检后,证实了她因长期营养不良和多次遭受暴力虐待而死亡。 她的身体瘦弱不堪,肋骨清晰可见。 她的嘴唇和下巴被烫伤,手脚的指甲因为淤血变得黑紫。 燕志云在审讯中,甚至公然表示,自己的孩子她可以随意打骂。 最终,燕志云因虐待儿童被判刑七年。 这个判决与她所犯下的罪行相比,依然显得过于轻微。 刑满释放后,燕志云没有悔过,而是将小苏丽的坟墓挖开,践踏她的骨灰。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1874年,玛丽年仅九岁,她的母亲对她进行极端的虐待。 由于当时美国社会普遍认为儿童不可能遭受父母的虐待,法律体系也缺乏对儿童保护的有效措施。 她唯一能依赖的帮助竟然来自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玛丽的案件通过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获得关注,并最终将她母亲送上法庭,判定其犯有殴打罪,并判处一年监禁。 这一背景下,纽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防止虐待儿童的组织。 1962年,儿科医生亨利·凯姆普发表了一篇名为《受虐儿童综合征》的文章,正式为虐待儿童所遭遇的伤害命名。 在这篇文章中,凯姆普和他的同事弗雷德里克·西尔弗曼通过放射学手段揭示了那些看似“无法解释”的伤害背后隐藏的暴力事实。 医生们通过X光片发现许多儿童骨折并非由意外造成,而是显然源于暴力行为。 1963年,美国首次提出强制报告虐待儿童的法律框架。 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其他国家也相继出台类似立法,强制要求医护人员、教师等专业人士报告疑似虐待儿童的案件。 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让社会的关注点转向了儿童的保护。 在美国,虐待儿童的报告数量自1963年以来大幅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实行强制报告制度后,美国的性虐待和身体虐待案件显著减少。 在中国,强制报告制度也于2020年正式出台,要求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所有专业人士在发现儿童遭受虐待时及时报警。 在一些家庭中,许多父母对儿子宠爱有加,而对女儿则漠不关心。 儿子往往从小被纵容,性格养成也会出现问题。 而一些父母认为,儿子是未来的依靠,女儿则是他人家的。 更严重的是,某些家庭中的父母认为家务就应该女儿做。 同时,部分家庭暴力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 法律明确规定,家庭暴力造成的严重后果应依法追责。 参考文献:[1]黄宇昂,陈开梓.虐待儿童犯罪的刑罚配置及适用完善[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4(5):80-85
“太可惜了!”青海格尔木,男子石先生驾车经过一段山边公路的时候,发现公路上躺着一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