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个中学生,捡了个黑疙瘩,主动上交之后,工作人员不识货,于是就把黑疙瘩,放在

硕士瑞健谈 2025-04-12 23:15:07

陕西有个中学生,捡了个黑疙瘩,主动上交之后,工作人员不识货,于是就把黑疙瘩,放在了角落里。 一直到十年后,有一个老专家,无意之间发现此物,当场就说,这可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国宝,预估价值上亿。 那么这个黑疙瘩,到底是什么东西?它背后有何历史?今天咱们讲讲,宋青的故事。 1981年的一天,陕西旬阳的宋青,在放学之后,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家离学校不远,就一条弯曲的小路,小路两边杂草丛生,偶尔还能看到,几块突兀的石头。 宋青一边往回家走,一边漫不经心地,四处张望,突然,路边有个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吸引了他的目光。 看着像是个,黑乎乎的土疙瘩,一半埋在土里,一半露在外边,宋青好奇的走上前,蹲下身子,从土里挖了出来,拍掉上面泥土后,他发现这个东西,形状十分奇怪,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方形,而是个多面体,上面有许多切面,他大概数了数,竟然有20多个。 再仔细一看,每个方形切面上,刻的还有一些符号,像是古代的文字,他也看不懂,于是他随手,装进了书包里,准备回家,让父母看看是啥。 回到家之后,他爸妈一看,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是没看懂,他爸最后说到,估计就是块普通石头,可能是哪家孩子,刻着玩扔掉了。 一听这话,宋青也没太在意,又过了十几天,他在翻书包的时候,又看到了这个疙瘩,于是他想了想,就把他带到了学校,等课间休息时,拿出来让同学们看。 但万万没想到,好巧不巧的是,刚好被历史老师看到,历史老师一看,发现这东西有点来历。 他对宋青说道,这有可能是文物,一听是文物,宋青吓了一跳,私藏文物,那可是违法的,他也害怕,老师安慰他说,没事,交给文物部门就行,要真的是文物,你可为国家,做了件大好事,还要表扬你。 于是,当天放学之后,宋青快速的,赶到了县文化馆,这个时候,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正准备下班呢。 看到宋青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还以为他有啥急事。 宋青顾不上擦汗,他急忙说道,叔叔,我捡到一个东西,老师可能是文物,让我交给你们鉴定鉴定。 说完之后,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黑疙瘩,工作人员接过黑疙瘩,一开始没在意,但当仔细观察后,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工作人员意识到,可能真是一件文物,于是立马把宋青,带到了馆长办公室。 馆长戴上手套,拿起放大镜,开始仔细研究,经过一番观察,馆长初步判断,这是枚古代印章,具体是什么年代的,是谁的印章,他也说不清楚。 随后馆长表示,这件东西,我们文化馆需要研究,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妥善保管,你这种上交文物的行为,非常值得表扬。 宋青听了之后,心里很开心,于是就先回家了。 随后,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对这枚印章,进行了登记和拍照,但由于当时,专业人才有限,当地的文物专家,都说不出来这枚印章的来历,于是慢慢的,这枚印章,就被搁置在角落里,渐渐被人们遗忘。 一直到十年后,1991年的春天,陕西考古专家们,来到旬阳文化馆,进行文物普查,有个专家在无意当中,发现了这块印章,把印章拿出来一瞧。 发现有26个棱面,其中有一面写着,独孤信白书,而且还是楷体字,这让在场的学者们,当场屏住了呼吸。 懂行的都知道,这绝对是文物,后来,专家们研究发现,这上面的印文,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有大司马印,有大都督印,等等,看到这些官职名称,专家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名,他就是独孤信。 独孤信是西魏,和北周时期的重要将领,他不仅英俊潇洒,而且屡立奇功,当然,它最出名的是,被称为最牛老丈人,为啥呢? 因为他的七个女儿,个个不简单,其中有三个女儿,更是成为了皇后。 因为独孤信当年位高权重,身兼数职,他处理各种公文,需要用到不同印章,但是这么多印章,携带起来不方便,还容易丢失,于是聪明的他,想到一个办法,他让工匠,把要用的各类印文,都雕刻在了,一枚印章上,这样就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了。 这枚印章,由煤晶石雕刻而成,边长两厘米,通高4.5厘米,重75.7克,共有26个面,由18个正方形,和八个三角形组成,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当时独一无二。 这枚独孤信印章,可以说是国宝级文物,据专家估算,价值上亿元。 但对于国家来说,它的文化价值,是无价的。后来被收藏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了该馆的镇馆宝物之一。 而宋青也因这次,偶然的发现,成了文物保护的英雄,被人们所铭记。 个人觉得,宋青这种上交文物的格局,确实值得点赞,隔一般人真舍不得,您觉得呢?

0 阅读:251
硕士瑞健谈

硕士瑞健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