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Deepseek力压OpenAI后,中美AI算力竞争也开启白刃战! 继Dee

啊健说科技 2025-04-12 23:32:33

继Deepseek力压OpenAI后,中美AI算力竞争也开启白刃战!

继Deepseek力压OpenAI后,中美AI竞争的焦点逐步从应用层转向算力基建层。不同于大模型应用领域的创新突破,在AI算力竞争层面,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难题是世界级的。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庆幸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在持续解难题、做难事。

就在刚刚的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上,华为云正式发布具备“高密”“高速”“高效”三大特性的Cloudmatrix384超节点,其在算力规模及推理性能上全面超越了英伟达NVL72。在这场算力竞争中,我们虽然单体芯片性能比不上英伟达,但是华为凭借着工程创新,通过空间、电力资源实现了服务器系统架构能力的提升,进而再用更强的系统级AI算力性能来应对单体芯片能力不足。过程虽然艰难,但创新成果无疑是硬核的。 

据了解,不同于传统单服务器交付模式,基于超节点的CloudMatrix可提供动态组合的算力切片,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升。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其持续稳定运行时间可达40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8天;秒级故障监控和自动恢复在10分钟内恢复训练作业,而业界平均水平为60分钟。

这一底层技术能力,正逐步转化为实际的产业推动力。今年年初,当DeepSeek大模型因用户激增面临服务器压力时,华为云和硅基流动团队在春节期间展开紧急攻坚,仅用数日时间就于2月1日成功在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上部署并上线DeepSeek R1/V3推理服务。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验证了在昇腾云上部署复杂模型的可行性,也标志着国产AI算力在支撑大规模推理应用方面的能力跃迁,为后续更多AI企业与云服务商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这一合作也折射出AI产业生态的演进方向——从单点式创新走向多方协同共建。从底层算力基础,到中间件适配,再到行业应用落地,华为云正在通过技术能力与生态资源的系统集成,推动AI应用从“可行”迈向“可用”和“可规模化”。

随着国产AI基础设施逐渐成熟,企业获取智能化资源的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曾经高门槛的大模型开发和部署,如今正借助超节点等创新基础设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走进更多行业场景,助力中国AI产业生态形成更具韧性和创新力的生态系统。

0 阅读:33
啊健说科技

啊健说科技

科技资讯,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