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和浙江衢州孔子“后裔”的生物遗传标志多样性分析,谁才是真正的孔子后人?
这几年经常看到一些微博大V在讲孔子和孔府,从世修降表讲到南孔北孔,还讲到现今孔子“后裔”父系遗传标志的多样性,很多人也听说了一些情况,就是现今孔子“后裔”中检测到了三种父系单倍群,也就是存在大量的假孔子后裔。其实这个说法都不严谨,现今孔子后裔中不是检测到了三种父系单倍群,而是仅仅在山东曲阜地区的孔姓中,就检测到了206种父系单倍群,也就是说山东曲阜的绝大部分孔姓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孔子后裔(见图1)。
早在2016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当地公安部门就已经合作完成了对曲阜孔子“后裔”的父系遗传标志的基因检测和分析。他们将曲阜1118名孔姓男子样本检测到的206种父系单倍群归纳为三种大的类型,即:C3、Q1a1、O3。
O3下面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并不是同一个父系祖先的后代,而是天南海北,各有各的来源。所以就首先排除掉了曲阜孔姓O3人群是真正的孔子后裔的可能性。他们中很多人可能是通过历代联宗修谱或者冒称的原因变成孔子“后裔”的,少数可能是因为入赘。抱养或者过继成为孔子“后裔”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古代的承祧之法,是不允许抱养或者过继异姓为后的,只能在同一宗族近支内来抱养或过继为后,孔府集封建礼教之大成,不可能不遵守这个规矩。
C3和Q1a1这两种父系单倍群,是两个不同的父系祖先的后代,在1118个曲阜孔姓样本中所占的比例都较高,其中C3的共祖年代比Q1a1要更早,而且浙江衢州南宗孔氏也主要是C3这个类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没有对C3和Q1a1这两种父系单倍群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孔子后裔作出认定,只是说“由于历史的变迁,赐姓、改姓现象的存在”,这个问题很复杂。这里面强调了“赐姓”和“改姓”,也就是说现在山东曲阜有些孔子“后裔”的身份是封建统治者赐给的,然后就是“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研究者水平有限等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过有分子人类学常识的人,应该已经能够看出,哪个单倍群才是真正的孔子后裔。
此后我们国家最大的基因检测机构23魔方,又持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C3是殷商王族和春秋宋国公族的父系单倍群,孔子就是殷商王族和宋国公族的后裔。大规模的基因检测还发现,浙江衢州南宗孔氏主要就是C3这个单倍群,山东曲阜孔氏只有少数人是这个单倍群,而大多数人是来历不明的Q1a1这个单倍群。南宗孔氏和北宗孔氏这两种不同的父系单倍群是在南宋初年产生的,此后北宗曲阜孔氏的父系单倍群就是以Q1a1这个类型为主。最后23魔方得出结论,浙江衢州南宗孔氏才是真正的五代时文宣圣公孔仁玉后裔(图2)。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孔子大宗后裔衍圣公孔端友于建炎二年,率领大批近支族人扈驾随宋高宗南渡,最终定居浙江衢州,成为南宗孔氏。蒙元灭宋、满清灭明,“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他们并没有世修降表,而且拒绝了异族统治者给予的世袭爵位,一直生活在中国南方(图3)。至于伪齐、金、元、明、清时期和中华民国所封的衍圣公,也就是现在山东曲阜孔氏Q1a1这一支,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从现在的基因检测和研究中,还确实搞不清楚,这个父系单倍群在北宋以前从来没有爆发过,更不是殷商和春秋宋国后裔。真相可能只有当时的伪齐统治者刘豫等少数几个人清楚了!
尊者红男爵
孔家家奴会不会跟主人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