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安教授与我的三次人生选择 为了送二哥即黄少安教授的下葬仪式,昨晚一家人来到山东济南,兄弟姐妹畅谈人世间的情与义,纪念我们的安哥,留照片一张为证。 我谈了我的人生三次选择,倍感骄傲,但都离不开二哥的影响与引导。 第一次选择是1982年,父亲问我要不要接他的班。当时很多干部、教师都为了解决子女中一个吃国家粮的,选择退休让子女顶班,我父亲是中学老师,可以选择退休让我顶班。但我想像我二哥即黄少安那样,成为一个大学生,于是我放弃顶班,选择读大学。虽然,没读什么了不起的大学,但还是读上了湖南电大,毕业后成了一名中学老师。 第二次选择是考公务员,即由当老师到当政府行政管理员。我父亲教书一生有很多优秀学生,如当时县人事局的局长就是。在街上碰到父亲,局长问他别人的儿子都考干部,你的儿子为何不考?我可以帮忙的。于是,回家里后问我,说刘局长劝我考干部,我考不考?我当时当教师很有成就感,再加上我二哥已经是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我立志考研究生不考公务员。我的同班同学有15个由中学教师转为县里的干部,后来都成为各局的局长副局长。我当然如愿以偿成为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这都是黄少安教授对我的直接影响达成的。 第三次选择是在海信集团工作,已经干到总裁办主任(国企正处级)了,此时,二哥要我去读博士,离开企业回高校。经过多次商谈,我2005年终于离开了企业去中国海洋大学读博士,旋即进了山东财大直到今天从湖南工商大学退休。这次选择从某种意义上使我远离了财富,也远离了腐败,感到欣慰,保持了清白之身。 三次选择都是以黄少安教授我的二哥为榜样做出的决策,是他的直接影响下做出的决策。是我人生的三次重大选择,不说是人生赢家,但我都如愿了,也是快乐的。 愿我的安哥,经济学家黄少安教授永远安息!
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在课堂上哽咽了。这个平日里侃侃而谈的哲学系教授,在和学生讨论中
【1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