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的老师翁同龢的日记最近曝光,提到慈禧因为她唯一的儿子几次未能生育,曾崩溃大哭。不过,清朝皇帝无子的悲剧早已是个潜在的阴影。 在咱们熟悉的清宫剧里,总能听到关于皇室对子嗣传承和繁衍的重视。 在清王室看来,子孙的延续和繁衍可是关乎大清国发展和稳固的大事呢。 自从皇太极在1636年入关,改了国号为大清后,大清皇室的生育力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不过,到了倒数第四位皇帝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些问题。 清太祖努尔哈赤,后来被追授,生了16个儿子,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其中就有开国皇帝皇太极。 开国皇帝皇太极一共育有11个孩子,虽然有4个在幼年时夭折,但至少有7个活到了成年。 顺治帝有8个儿子,活下来的有4个,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康熙。 康熙帝是第四位皇帝,他有35个儿子,其中21个长大成人。因此,后人常常说康熙不上朝,是因为有一大堆优秀的儿子。可儿子多了,也导致了九子夺嫡的重大历史事件。 雍正是第五位皇帝,他有10位皇子。 第六位皇帝是乾隆,他有17位皇子,而且总是频繁地南巡。 第七位皇帝是嘉庆,他的皇子有5个,活下来的有4个。 第八位皇帝是道光,育有9个皇子,活下来的有7个。 可到了第九位皇帝咸丰,他31岁就去世了,只留了两个儿子,一个夭折,另一个则是慈禧所生的同治。 之后,大清皇帝的生育能力急剧下降。 同治在19岁时就去世了,虽然他有5位妃子,但没有一个生下孩子。 第十一位皇帝光绪和第十二位皇帝溥仪,二人都没有子嗣。 大清帝国仿佛被绝嗣的诅咒缠住了一样。 说起来,大清帝国的绝嗣之事其实是有根有据的。 清代的婚礼习俗说出来简直能让我们的三观都崩溃。 清太祖努尔哈赤临终前的遗言可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他把自己的大福晋,也就是他的正妻,交给次子二阿哥代善来收养。说白了,这个收养不是普通的照顾,而是把自己的妻子留给儿子当妻子的意思。在满清那时候,这种将父亲的妻子留给儿子当老婆的习俗,居然是很正常的事。 努尔哈赤在入关之前,为了团结蒙古来对抗明朝,他与蒙古部落之间可谓是联姻扎堆儿。皇太极的五位后妃就都是来自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后来,清朝的皇室不时把女儿嫁给蒙古的王公贵族,清朝的皇帝和王公贝勒们也频频迎娶蒙古女儿为妻,这样一来,近亲结婚的问题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 顺治皇帝的两位妃子竟然是他的蒙古族亲表妹。而他的孝惠章皇后,还是自己的蒙古族表侄女呢。 还有,清朝的皇族除了和蒙古族的近亲联姻,还与旁系近亲成婚。譬如,康熙就娶了舅舅佟国维的两个女儿,算是娶了表妹为妃,分别是孝懿仁皇后和惇怡皇贵妃。而光绪帝也娶了自己的亲表妹。 可以说,近亲 marrying 在爱新觉罗家族里,确实是导致生育力逐渐下降甚至不孕的一个大隐忧。 不过,爱新觉罗家族那会儿对这方面的科学了解并不多,他们只是一味相信亲上加亲的传统观念,毕竟这是清代皇族的信条。 于是,慈禧在紫禁城里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她心里明白,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连个儿子都没留下,这就意味着没有继承人。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她只好选了旁系的溥仪来当皇帝。 没错,同治帝去世时才19岁,得的是天花,身体素质本来就差,这也导致他根本没机会留下后代。 可不是吗,末代皇帝溥仪也没能留下后代。据说,除了婚姻上的问题,还有两个历史因素影响了他:一是长期承受的压力太重,二是他自身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 清朝的皇子不多,这不仅对皇室的延续造成影响,还为清朝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当我们搬出来伟人时,西方彻底害怕了,原以为我们只是说说,没想到我们来真的了,不得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