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关报告关税系统出现故障,暂未征收加征关税。说到底是美国没能力判断商品原产地是否属于中国,海关系统仍依赖90年代代码,而中国“单一窗口”系统,可实现关税实时调整。 其实,中国嵌入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远超特朗普政府想象,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不客气的说,当中国工业产值占比全球35%,实际可能达到50%的情况下,中国就是全球供应链本身。 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中国,美国完全杜绝“made in China”的后果,就是自绝于世界。就拿苹果供应链来说,它是全球最复杂的生产网络之一,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有约190家核心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的工厂、子公司或合作企业分布在25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计入二级、三级供应商,比如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厂商,涉及国家可能超50个。 近年来,苹果积极响应美国政府号召,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进展非常有限。它把部分Phone放在印度组装,但良品率和效率仅为中国的60-70%。它把部分产线迁至越南,但核心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 折腾近8年,中国仍承担苹果80%以上的制造和关键零部件供应。据苹果估算,要想完全“脱钩”需要数十年产业链迁移。当美国海关系统面对一个iPhone时,它压根就没办法识别哪部分是由中国承担的,没能力进行区分征收。 所以,特朗普政府根本就没准备好跟中国打关税贸易战,说到底就是没能力。所以才会出现特朗普式关税战,好像社交推文一发,关税就能收上来似的,哪有这么简单嘛! 其实,政策从制定到落地执行极其复杂,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人力如何调配,系统如何更新,标准如何制定,细则如何细化,时间表如何制定,是否需要缓冲期……此外,还有一系列配套和补贴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老铁就知道,这是一套极其复杂的流程,需要开无数次研讨会议,根本就不可能随心所欲。上面千根线,落实到基础就是一根针,如果“千根线”没做好充分准备,“一根针”就没法扎下去,压根就不知道怎么落实执行。 一旦懵圈,基层部门就会采取拖字诀,就是消极怠工,等着特朗普再把政策改回去。结果就是特朗普承诺的那些事情,一件都办不成。但大伙越是不把他的权威当回事,他就越是歇斯底里,朝令夕改,出台更多脱离实际的离谱政策。 所以,特朗普政府上台80多天,基本上是一事无成。比如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这都快三个月了,俄乌还在死磕。马斯克裁员也基本太监了,马老板都打算5月份辞职撂挑子了,还有收购巴拿马港口、格陵兰岛、TikTok……基本都是行为艺术。 说实话,这种社交推文式关税战,也只有“政治素人”能干得出来,因为他既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也没有长期浸淫美国联邦政府的经历,压根就不知道美国政府是咋运作的,更不知道各部门执行人员到底是咋想的。 比如2018年3月,特朗普突然根据“301调查”对华加征关税,就涉及六大步骤。 一是调查与法律依据,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由它发起“301调查”,认定中国是否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需要6-12个月。 二是总统决策,签署总统备忘录,授权加征关税,需要1-2周。 三是关税清单制定,由USTR/商务部/海关/边境保护局等部门,负责拟定具体商品清单,并公开征求意见,需要2-3个月。 四是公众评议与听证,由企业、行业组织等提交反对意见,举行听证会,需要1-2个月。 五是由USTR/联邦政府公布最终加税清单及生效日期,需要1-2周。 六是海关执行,调整海关系统,开始征税,仅人员和技术准备就需要1-2个月。所以,整个过程从调查到落地,耗时需要10-18个月。 并非他们不想快,而是压根就快不了,因为这就是“三权分立”所应有的造型。在中国效率面前,美国就是个弟弟,我们甚至可以做到上午决策,下午就能全国铺开。 其实,“三权分立”的尽头就是玄学,因为国会、法院和总统相互牵制,会导致政策不断反复。比如2018年,特朗普对华500亿美元商品加税,因企业抗议而多次调整清单,实际生效比计划延迟4个月。 等三权分立撕B完了,州政府一级接着撕,因为各州都有高度自主权。比如这轮关税战,加州州长纽森就拒绝执行,准备单开一局。 再比如奥巴马医改规定各州要扩大医疗补助,但12个共和党州硬是顶着不执行。还有联邦规定最低工资,加州时薪16美元,但跨过州界到内华达州,立马就降到9.5美元,而南面的密西西比,联邦最低标准一直是7.25美元。 美国的建国先贤们恐怕没想到,他们精心设计的制衡机制会变成今天这个鸟样。相当于你开着全世界上最豪华的跑车,却装着一个老爷车变速箱。每次踩油门,发动机轰鸣,貌似要往前冲,但车子就是一动不动,雷打不动。 而“三权分立”就像三个司机开一辆车:一个想往左,一个要往右,还有一个在踩刹车。结果就是车子在原地打转,哪都去不了。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美国海关报告关税系统出现故障,暂未征收加征关税。说到底是美国没能力判断商品原产地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4-13 10:19:22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