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苦涩:408分背后的失落感 在喧嚣的考研热潮中,这个故事让人不禁感慨。 一位同学以408分的优秀成绩,力压群雄,荣获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考研初试第一名。 本来是个通往美好未来的起点,可命运却给他来了个狠的玩笑。 东南大学的复试就像一场艰难的大考,分成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在参加复试的18位考生中,最后将有15位被录取。 在这场竞争中,这位考生得了408分,笔试部分拿到了124分,排名第三,展现了其扎实的专业基础。 不过,谁也没想到,面试成绩竟然只有69.4分,排名最低,结果就这样与录取无缘了。 大家都能想象,为了这场考试,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清早,市区还在梦中时,他就坐在书桌前大声读着专业书;晚上,万家灯火逐渐熄灭时,他依然在题海中拼搏。 初试的高分和笔试的优异成绩,都是他拼搏的荣誉。照理说,面试要是聚焦专业知识的话,他应该能游刃有余。 可现实却是那么荒谬。面试究竟是考啥呢?他到底输在哪儿了? 有人说是情商,另一些人觉得是长相,还有人提到人际关系或是那种捉摸不定的缘分。 这些猜想虽然没有实质依据,却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大家对这次面试公平性的疑虑。 这事放在谁身上心里都不好受。为了梦想所付出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那些熬的夜、拼的劲,难道就因为一场搞不懂的面试就全泡汤了? 考研,原本是一个公平选拔人才的方式,承载着不少年轻人的梦想和希冀。 如今,这样的局面,让人对这个选拔机制产生了不少疑问。 真心期盼这位同学在调剂时,能碰上个眼光独到的导师。 希望他的才能不会被忽视,让他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重新找回追梦的勇气。 网友们纷纷说: 复试就像谈恋爱,主要看感觉。第一眼如果不合适,初试成绩再高也可能被淘汰。 这套制度真心不太科学,辛辛苦苦备了一年的笔试竟然只占一半的分数,真是让人无奈。再说了,性格外向、会说话的同学,20分钟的面试就能逆袭,实在是不公平。 被本校的人给挤掉了,现在除了本校保研的,外面的人可别想混进来了[捂脸] 近几年,像这种高分甚至第一的学生在复试中被刷的事屡见不鲜,这就是报考名校的后果。就像话说的那样,没本事就别干那些高风险的事,要是报的是普通学校可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名校的导师水平高,也没那么多顾忌! 对考生来说,有两条建议很重要。首先,赶紧联系二志愿的复试,别盲目迷信那些名牌大学。其次,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要求重新组建专家组,对所有考生的面试成绩进行复核,别无他法! 很可能是二战或三战的老生,导师在面试时连学生的成果、能力都看不见,更别提科研潜力了,淘汰就成了正常的事儿! 真是有点遗憾啊!教授在面试时更关注的是真实力,比如项目经验和科研能力等等。这位同学可能就欠缺这些。就像教授说的:进来也没啥用,什么都不会,就知道考试。
考研的苦涩:408分背后的失落感 在喧嚣的考研热潮中,这个故事让人不禁感慨。
尹柳依说影视
2025-04-13 10:59:50
0
阅读: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