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贾力更作为中共土默特旗工委书记,乔装打扮来到日军在山西大同设立的军火

蜀山史道 2025-04-13 12:59:21

1938年,贾力更作为中共土默特旗工委书记,乔装打扮来到日军在山西大同设立的军火库,见到有一群乞丐正在将武器搬往仓库后,便决定亲自炸掉这些祸害!

1925年,18岁的贾力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启了他革命生涯的第一步,不久之后,他便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8年,31岁的贾力更担任中共土默特旗工委书记,被派往山西进行革命工作,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当时的山西已经沦陷,日军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但贾力更没有退缩,他知道,越是艰难的时刻,越需要共产党员挺身而出。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贾力更想出了一个妙计,1938年秋,他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城西达尔架村开设了一个小杂货铺。

这个不起眼的小店,成为了贾力更联系群众、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白天,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商贩,与顾客谈笑风生;夜晚,他则化身为革命者,秘密传递情报,组织抗日活动。

在蒙古族群众中,贾力更如同一位播种者,不知疲倦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引导蒙古族青年投身革命,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心灵。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蒙古族青年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贾力更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宣传员,更是一位出色的人才培养者,在他的悉心栽培下,一批批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1939年9月,中共土默特旗成立蒙古工作委员会,贾力更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这个重要的岗位,让贾力更有了更大的舞台来施展他的才华。

他深知,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光靠正规军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于是,贾力更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大力发展地方性的游击队伍。

在他的努力下,一支蒙古族抗日游击队很快组建起来,成为了绥西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日力量。

然而,贾力更并不满足于在后方指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身先士卒"的重要性,在得知日军在山西大同建立了一个重要军火库后,贾力更决定亲自出马。

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行动,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但贾力更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只有炸毁这个军火库,才能有效削弱日军的战斗力,保护更多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

于是,贾力更化装成一名普通的乞丐,混入了搬运队伍,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军火库的布局,记下每一个细节,在找准时机后,贾力更巧妙地设置了炸弹。

当夜幕降临,一声巨响打破了大同的宁静,日军的军火库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而贾力更则早已悄然离去,这次行动不仅重创了日军,更大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

除了这些惊心动魄的行动,贾力更还在日常工作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多次出入敌占区,为抗日根据地运送急需物资。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贾力更总能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将粮食、武器、药品等物资安全送达,他的这种本领,让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军需部长",这个称号,既是对贾力更能力的肯定,也体现了战友们对他的信任和爱戴。

然而,英雄的生命是短暂的,1941年,34岁的贾力更正准备前往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也是对他多年革命工作的肯定,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在前往延安的途中,贾力更和他的同志们遭遇了日伪军的伏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贾力更没有退缩。他挺身而出,掩护战友撤退。

在激烈的枪战中,贾力更不幸中弹,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坚持战斗,直到最后一刻。当战友们安全撤离后,贾力更才永远闭上了眼睛。

贾力更的牺牲,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感到无比悲痛,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继续照耀着革命的道路,他用短暂的34年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什么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