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开始直击要害,让英法两国气愤至极。 2024年3月12日凌晨,两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划破基辅夜空,目标直指市中心的“国际维和中心”。 这地儿名义上是民间机构,实则是北约4国情报官和乌克兰安全局的联合指挥部。 法国外籍军团的退役军官在这里训练乌军特种部队,英国SAS的教官刚教会乌克兰士兵使用“星光”防空导弹,连会议室墙上都挂着北约的作战地图,标着俄军第98空降师的具体位置。 导弹爆炸后,法国外交部还在嘴硬“我们的公民只是志愿者”,结果救援队从废墟里扒出带法语标识的加密通信设备,当场打脸。 英法的气愤藏着三个不敢明说的痛点,第一是情报网络被端。 英国军情六处借“雇佣兵”名义在乌克兰搞了17个情报站,专门搜集俄军在克里米亚的部署,这次爆炸直接报销了3个核心站点,6名情报官被炸成重伤,连备用的卫星通信密码本都被烧毁。 法国更惨,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在这里建立了针对俄军黑海舰队的监视网络,20多个水下声呐传感器的坐标数据全在爆炸中丢失,相当于瞎了一只监视俄军潜艇的眼睛。 第二是军事介入被实锤,之前英法一口咬定“只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结果现场发现的武器清单打了脸。 法国“凯撒”自行火炮的火控系统说明书、英国“硫磺石”导弹的维修手册,甚至还有北约联合军演的作战方案。 最绝的是,一名重伤的法国军官被救时,兜里还揣着爱丽舍宫的密令,要求“尽快训练出能袭击克里米亚俄军机场的特种部队”。 这种“嘴上中立,手里递刀”的操作被曝光,英法政府只能靠“强烈谴责”来掩盖尴尬。 这个“多国军事协调中心”承担着北约对乌军援的分配调度,小到防弹衣发放,大到“爱国者”导弹阵地部署,都在这里拍板。 俄罗斯导弹炸塌了指挥中心的通信枢纽,导致北约对乌军援延误48小时,连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弹药都堆在波兰边境送不进去。 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在议会咆哮“这是对北约成员国的间接攻击”,却不敢提这些攻击目标本就是北约在背后操纵的事实。 这场爆炸撕开了北约东扩的虚伪面具,当英法政客在电视上捶胸顿足时,莫斯科的情报部门正在分析从废墟里搜出的北约文件。 这些文件显示,英法不仅直接参与乌军作战计划制定,还建议“攻击俄罗斯本土的后勤仓库”。 他们以为躲在“雇佣兵”和“民间机构”的幌子后面,就能既介入冲突又不担责任,结果被俄罗斯的精确打击掀了老巢。 这次爆炸给英法提了个醒,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想当“隐身的棋手”,最后往往会变成显眼的棋子。
俄罗斯开始直击要害,让英法两国气愤至极。 2024年3月12日凌晨,两枚“伊斯
谦语话书风
2025-04-13 13:44: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