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针对中国,走的是当年对付日本的老路!看现在的局势,他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

清风徐来楼 2025-04-13 14:01:24

美国这次针对中国,走的是当年对付日本的老路!看现在的局势,他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至于目标是什么?显然是想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位置上挤下去。 回头看看上世纪的日本,当时美国是通过削弱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来摧毁它的经济竞争力,今天美国拿这个套路对付中国,步伐已经走了一大半。 先看看他们的第一步棋——推动供应链外迁。从特朗普时期的“制造业回流”到拜登的“友岸外包”,美国用政策补贴、关税壁垒硬生生把纺织、电子组装这些中低端产业往越南、印度赶。就说越南,三星把60%的手机产能搬过去,耐克、阿迪的服装代工占比超过30%,2024年越南电子出口额突破1100亿美元,活脱脱成了“东南亚工厂”。印度更夸张,莫迪政府砸了2000亿美元搞“生产关联激励计划”,苹果供应链里的富士康、立讯精密都跑去建iPhone组装厂,2024年印度制造业FDI增长18%,一副要取代中国的架势。 可这第一步棋看似凶狠,实则漏洞百出。越南和印度承接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真正的高端制造根本绕不开中国。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316万辆,占全球60%,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让欧美车企不得不低头;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实现量产,长江存储打破美国封锁。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也打了自己的脸——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虽然下降12%,但中间品(机器、原材料)占比反而升到65%,越南、墨西哥这些“中转站”70%的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说白了,美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供应链外迁反而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游扎得更深。 第二步棋是加关税和技术封锁。美国以为复制1985年《广场协议》的套路就能奏效,可这次遇到了硬茬。2024年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从10%跳到25%,结果自己先炸了锅:沃尔玛的货架空了,特斯拉的电池成本涨了30%,连通用汽车都被迫关闭五家工厂。 更讽刺的是,中国反制措施直接命中要害——稀土出口配额砍了40%,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生产线差点停摆;对美农产品加征54%关税,爱荷华州的大豆烂在地里没人收。再看技术封锁,美国限制ASML对华出口EUV光刻机,可中国2024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28%,华为麒麟芯片用“chiplet”技术绕过制程限制,气得美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跺脚。 第三步棋是搞“小圈子”供应链,最典型的就是“印太经济框架”(IPEF)。美国拉着日本、印度、东盟14国要搞“去中国化”,结果印度直接退出贸易谈判,东盟国家也阳奉阴违——越南一边接美国订单,一边从中国进口80%的电子元件;印尼把镍矿出口中国的份额从30%提到55%。更打脸的是,IPEF所谓的“供应链韧性”协议,最后变成了“中国中间品依赖度提升计划”。牛津研究院的报告说得直白:美国搞的“中国+1”战略,其实是“中国+1、2、3”,绕来绕去还是得靠中国。 再看看当年对付日本的那套。1980年代,美国用《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30%,逼着日本开放市场,结果日本制造业外迁、资产泡沫破裂,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但中国和日本有本质区别: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有14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日本产业链高度依赖美国技术,中国在5G、新能源、量子计算等领域已经实现自主突破;日本当年被迫签城下之盟,中国现在敢直接跟美国打“关税对攻战”。2024年中国GDP增长5%,高端制造业投资增长8.9%,而美国通胀率还在4.2%高位徘徊,两相对比,这场“新广场协议”注定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说到底,美国这套组合拳就是“虚张声势”。供应链外迁让盟友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承受通胀反噬;技术封锁反而逼出中国的创新潜能;小圈子供应链更是一盘散沙。当年日本是被“温水煮青蛙”,现在中国直接掀翻了锅。就像特斯拉CEO马斯克说的:“你可以把工厂搬到月球,但核心技术和市场还在中国手里。”这场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手里的牌越打越少,而中国的产业链护城河却越挖越深。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42

用户13xxx42

1
2025-04-13 15:03

还是要低调发展,不要骄傲,要跟美国谈判,争取互相把关税降下来,这是最好的!实在谈判不利,就跟美国彻底决裂!抛售美债!对美国服务贸易征收巨大关税!禁止一切石墨和稀土出口!甚至收回台湾!

清风徐来楼

清风徐来楼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