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安全机关的执法范围及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一、执法范围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履行职

晓言的若曦 2025-04-13 14:37:59

我国国家安全机关的执法范围及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一、执法范围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范围涵盖以下主要领域:

1. 反间谍工作

1.1防范、制止和依法打击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的间谍行为(如窃密、渗透、策反等)。

1.2调查间谍案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 反恐怖主义

2.1参与反恐情报收集、调查恐怖活动案件。

2.2 依法对涉恐人员、组织采取处置措施。

3. 政治安全保卫

3.1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防范颠覆国家政权、分裂国家等行为。

3.2查处危害国家安全的非法组织、活动。

4.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4.1依法处置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行为。

4.2 监管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5. 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叛国、煽动叛乱、窃取国家秘密、境外势力干预等。

二、主要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5年)

- 明确国家安全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机关(第42条)。

- 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采取侦查、拘留、预审等职权(第75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23年修订)

- 细化反间谍职责,赋予调查取证、查封扣押、技术侦察等权限(如第10条、第16条、第22条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年修正)

- 授权国家安全机关参与反恐工作,包括情报收集、调查处置(第8条、第10条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

- 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数据行为明确执法权限。

5. 《刑法》相关条款

- 对间谍、叛国、泄露国家秘密等罪行的认定与处罚(第102条-第113条)。

6. 《刑事诉讼法》

- 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危害国家安全刑事案件适用特别程序规定(如第4条、第308条等)。

三、特别备注

- 执法边界:国家安全机关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不得侵犯个人、组织合法权益(《国家安全法》第83条)。

- 公民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应配合国家安全工作,如实提供所知悉的证据(《反间谍法》第26条)。

今日案例观后感

0 阅读:25
晓言的若曦

晓言的若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