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豆,先卖给巴西。然后从巴西运到中国。中国的电器先卖给欧盟,然后从欧盟运到

墨香染时光 2025-04-13 17:27:44

美国的大豆,先卖给巴西。然后从巴西运到中国。中国的电器先卖给欧盟,然后从欧盟运到美国。就算中美直接贸易为零,转口贸易也会迅猛发展。除非美国闭关锁门。美国人民不会去打螺丝的!贸易战,也就是一阵风。风吹过后,一切都回归平静。 要说这中美贸易战,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国自己。就拿美国大豆来说,2024 年中国买了美国 52% 的大豆,可特朗普一翻脸加征关税,美国农民急得直跳脚。但你猜怎么着?美国大豆转头卖给巴西,巴西再转手运到中国,价格还比以前便宜了!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苹果,本来直接从山东进货,结果老板偏要绕到河南倒一手,最后还是卖给你,价格还更低了。 为啥会这样?因为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低 18-22 美元,运输周期还缩短了 25%。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税率只有 8%,而美国大豆要交 145% 的税。这一来二去,美国农民的大豆只能堆在仓库里,芝加哥期货价格一个月跌了 14%,而巴西大豆出口量却暴增 32%。更绝的是,中粮集团在巴西建了 200 万吨级的压榨厂,直接在产地加工,形成闭环供应链。美国农民这下彻底傻眼了:自己的货卖不出去,中国反而用更低的价格吃到了大豆。 中国的电器也是一样。美国对中国家电加征 80% 的关税,海尔、海信这些企业怎么办?他们直接在墨西哥建厂,利用《美墨加协定》的零关税政策,把空调、冰箱运到美国,关税成本几乎为零。比如 TCL 在墨西哥的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 1 小时车程内就能采购齐全,年产能 700 万台电视机,直接供应北美市场。这还不算完,三星把 60% 的手机产能转移到越南,立讯精密在越南生产 AirPods,宁德时代在越南建电池工厂,这些产品贴上 "越南制造" 的标签,照样卖到美国。 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想打压中国出口,结果中国企业绕道墨西哥、越南、巴西,反而让这些国家赚得盆满钵满。更搞笑的是,美国对越南加征 46% 的关税,结果发现越南 70% 的手机零部件都是中国生产的。这就好比你要打一只苍蝇,结果把自己家的玻璃砸了,苍蝇却飞到邻居家继续嗡嗡叫。 美国消费者更是苦不堪言。沃尔玛原价 9.99 美元的 T 恤,因为关税涨到 20 美元以上;苹果手机因为供应链转移,价格跟着上涨,市值一个月跌了 20%。美国政府以为加征关税能保护本土产业,结果美国企业反而更依赖中国供应链。特斯拉在中国卖了 65.7 万辆车,高盛、运通等金融机构在中国赚得手软,这些钱最后还是进了美国资本家的腰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导致大萧条。现在美国故伎重演,结果全球贸易量预计萎缩 1%,经济衰退概率升到 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美国这是在玩火自焚。 其实,中美贸易就像一对欢喜冤家。2024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6882.8 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增长 648.4%,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 836.9 亿美元。就算贸易战打得再凶,两国经济早已深度绑定。美国农民需要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需要美国科技产品,这种互补性不是几个关税就能切断的。 有人说,美国可以闭关锁国。但别忘了,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 97.8%,粮食自给率 30%,离开全球供应链,连灯都点不亮,饭都吃不饱。美国人民也不会去打螺丝,他们习惯了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真要让他们用高价买本土产品,估计第一个上街抗议的就是他们。 贸易战就像一阵风,吹过之后,一切都会回归平静。因为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坐下来谈谈,毕竟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就像中国商务部说的:"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打贸易战没有赢家。" 这话说得实在,也说到了点子上。

0 阅读:0
墨香染时光

墨香染时光

阳光明媚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