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楠人大路演:当青春片女王邂逅人文殿堂 2025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

米如冬说娱乐 2025-04-13 18:56:52

章若楠人大路演:当青春片女王邂逅人文殿堂 2025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被春日的暖阳与青春的气息笼罩。章若楠身着淡蓝色针织开衫,在数百名师生的期待中走上舞台,为新片《不说话的爱》开启校园路演。这场看似寻常的明星见面会,却因人大特有的人文底蕴与章若楠的真诚互动,碰撞出别样的思想火花。 一、无声世界的共情实验 作为特别出演《不说话的爱》的演员,章若楠在路演中首先播放了一段长达三分钟的无声片段。屏幕上,张艺兴饰演的聋人父亲用颤抖的手语比划着"爸爸爱你",年幼的女儿木木用作业本传递着"妈妈不要我们了"的绝望。这段没有台词的表演,让现场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拍摄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手语,甚至吃饭时也用手势交流。"章若楠回忆起与听障群体相处的经历,"有位聋哑女孩告诉我,她最大的恐惧是别人突然提高音量,那种震动比话语本身更伤人。" 这种对无声世界的细腻刻画,与人大"人民至上"的办学理念形成奇妙共振。国际关系学院的王同学在互动环节提问:"电影中父亲为了女儿学习唇语,现实中我们该如何打破健全人与残障群体的沟通壁垒?"章若楠的回答充满哲学思辨:"真正的共情不是怜悯,而是像木木那样,把'特殊'变成'日常'。" 二、从流量明星到思想对话者 不同于传统路演的粉丝狂欢,章若楠在人大的互动环节更像是一场跨界论坛。当新闻学院学生问及"流量时代演员如何保持创作初心"时,她讲述了拍摄《悲伤逆流成河》时的挣扎:"顾森湘这个角色让我一夜爆红,但也让我陷入'只能演白月光'的焦虑。直到遇到《不说话的爱》,我才明白,好演员的价值在于打破标签。" 这种清醒认知在法学专业学生的提问中得到升华。有学生尖锐指出:"电影中父亲为给女儿治病选择骗保,这是否涉嫌违法?"章若楠没有回避法律问题,而是从人性角度切入:"小马的选择确实触犯法律,但法律之外还有更复杂的生存困境。这正是我们想通过电影探讨的——当爱与规则冲突时,该如何守护人性的温度。" 三、人大校园的文化化学反应 路演现场的细节设计处处彰显人大特色。在"无声观影"环节,主办方特意安排听障学生坐在前排,并用实时手语翻译辅助;互动环节的提问者中,既有社会学系的残障权益研究者,也有新闻学院的纪录片创作者。这种学术氛围与娱乐元素的融合,让章若楠直言"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创作压力"。 最令人动容的是路演尾声的"无声告白"环节。学生们用手机灯光组成心形图案,章若楠则用手语"说出"对观众的感谢。当法学院教授送上自己撰写的《残障权益保障法修订建议稿》时,这场明星见面会彻底超越了娱乐范畴,成为一场关于平等、尊严与爱的思想盛宴。 四、破界者的启示 章若楠在人大的这场路演,本质是一场关于"破界"的实验:打破明星与观众的次元壁,打破娱乐与学术的鸿沟,打破健全与残障的认知偏见。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演员的价值不在于制造梦幻,而在于唤醒真实。"当《不说话的爱》的主题曲《无声之河》在讲堂回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演员的成长,更是一个时代对多元价值的包容与接纳。 这场路演的意义,或许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所言:"当艺术之美与人文关怀相遇,我们看到的是人类文明最动人的模样。"而章若楠,正是这场相遇中最亮眼的破界者。

0 阅读:0
米如冬说娱乐

米如冬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