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激活大学生创新力就业力 堂吉伟德 近日,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展

南莲趣事 2025-04-13 21:09:53

“实践育人”激活大学生创新力就业力 堂吉伟德 近日,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展“我为巴蜀文化代言”创意短视频宣传推广活动,学生化身“巴蜀文旅体验官”,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制作创意短视频推介巴蜀文旅。据介绍,该学院近年来强化“实践育人”导向,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模式,先后联动地方文旅部门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开展《大美中华•年味》旅游摄影活动等,让学生在文旅体验活动中锤炼采编技能、提升文化感知力。(4月11日《人民日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实习的锻炼价值更大。作为连接理论学习与社会需求的重要桥梁,实践实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能力培养、职业发展、社会责任强化及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实质性提升,兴趣爱好也将得到更好的拓展与发挥,综合竞争力将会更强。用人单位极为重视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经验,将其作为衡量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以便于提前发现和培养潜在的人才。 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对此,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实习实践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定给予规范、指导与保障。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这一部署对于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丰富与拓展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实践与实习的质量也具有针对性。 虽然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以及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入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整体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不过受部分高校对实习不够重视、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基地建设不规范、实习组织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大学生实习实践乱象横生,大学生通过网络代开实习证明成为一种黑灰产业。究其原因,除了实习实践经历已成为大多数求职者的“必填项”和企业眼中的“加分项”,“卷实践”成为部分大学生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推手,更与部分高校在服务和管理不到位,学习要实现高质量的实习实践的资源匮乏,最后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放任自流,实习实践的“含金量”严重不足。 一项调查显示, 53.1%的受访者期待完善在校生实习实训,增强求职择业能力,52.1%的受访者希望为毕业生异地求职提供出行住宿补贴。现实状况与公众呼声,都要求高校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要本着“质量至上”的原则,不断创新大学生实践实习的形容,丰富其载体与内容,让他们能接触到真实的问题、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意识。鉴于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巨大差距,样本塑造与典型示范则尤为重要。 于此背景下,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展“我为巴蜀文化代言”创意短视频宣传推广活动,无疑契合了现实需求,为“如何实现高质量实践实习”找到了解答思路。让大学生制作短视频推介巴蜀文旅,此方式新颖而别致,打破了传统实践实习的固有模式,在用丰富载体提高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基础上 ,也以校地联动协作和资源共享的模式,拓宽了大学生实践实习的渠道,为强化“实践育人”导向,以研学旅游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基于实际情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让大学生在“课题化”实践中大展拳脚,以此不断激活大学生的创新力提供了强大的赋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实践实习为载体的创新力提升,也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实践育人”为激活大学生创新力就业力提供了典型示范,也为其他高校联动各方,充分运用资源抓好实习的组织实施,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全面提升实习实践教育质量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启示。

0 阅读:0
南莲趣事

南莲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