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眼为标准,目前旗舰手机的影像系统白天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吃什么亏,而且考虑到手机是全局记录,哪怕主摄也就比小指甲盖大一点,和人眼这种黄斑区看世界的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一到夜晚,进光量不足的问题就在全焦段爆发。
这个问题不爆发稳定状态的静态影像,一旦开始稳定脚架+算法多帧后人眼感光度肯定是干不过相机的,主要问题还是体验。
无论是取景器为了看到东西开始变卡变糊,还是拍出来的成片因为抖动各种糊片,甚至手机们多摄了这么多年追求的“全焦段可用”在晚上也变成了奢望,多个镜头画质和色彩的不一致问题也重新暴露了,更不要说快门延迟问题和丢算法问题。
我觉得手机形态内堆料差不多就到这个位置了,三个1/1.3'',或者1''+1/1.5''+1/2''已经是不过分干扰其他子系统堆叠的极致,还是希望算法团队能多干点活,不然硬件叼成那样了,最后隔壁上个谷歌相机没适配就把你锤了就显得很尴尬。
那可是手机卖不了多少的谷歌啊,你们安卓厂商上亿销量更应该把软件优先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