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商人,进了一批铜玲铛,因长期销售不出去,很苦恼,但也没办法,只能压在库房里。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己的一个远房表亲在邻县做县官,他决定让这个帮帮忙,看看能不能销售一些。 这商人姓王,平日里最怕见官。可库房里堆着五百多个铜铃铛,风一吹叮叮当当响得人心慌。他揣着两个油纸包的点心,走了三十里山路到邻县衙门,后脖子都被汗浸透了。 说来也巧,县太爷正为治下盗案频发头疼。王掌柜在偏厅搓着手背客套话,表亲忽然盯着他腰间的铜铃铛眼睛发亮:"老表这铃铛声儿够脆的!"王掌柜赶紧解下来递过去,铜铃在官袍袖口里一晃,清亮的声音直往房梁上窜。 三天后县城贴出告示,县衙推行"夜防新策":各家各户门前须挂铜铃,盗贼夜行触响即报官。公差挨家挨户登记时,王掌柜的货船正在码头卸货。黄澄澄的铜铃铛用红绳串着,底下坠着盖官印的平安符,说是能驱邪避祸。 城南布庄李老板最先反应过来,一口气买了二十个。他婆娘把铃铛挂满后院,风一吹整条街都听着响。卖烧饼的老张头蹲在衙门台阶上嚼舌根:"听说了么?西街赵员外家昨儿逮着个翻墙的,那贼踩到铃铛堆里,活像正月十五耍猴戏的铜锣阵!" 不出半月,邻县七里八乡都飘着铜铃声。货郎们走村串寨兜售"官家认证防盗铃",连临县的商贩都跑来进货。王掌柜库房清空那天,特意给县衙后院送了整扇金华火腿。表亲捻着胡子笑:"老表下回有什么新奇玩意,记得先往我这儿送两个瞧瞧。" 二十年后茶楼说书人讲到这段,总要拍醒木补一句:"要说那王掌柜是真厚道人,每个铃铛利润抽一成给县里修了义学。现如今孩子们上学堂,还听得见当年铜铃铛的余音哩。"
明朝文官集团是怎么制衡甚至威胁皇帝的?1.不让皇帝碰军权2.不让皇帝查账
【53评论】【67点赞】
用户12xxx86
我仿佛看到了绿招牌
十字路口 回复 04-15 07:56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
陈枫是我
这是明朝官员的图吗?
是李先生呀 回复 04-15 17:54
反清复明[哭笑不得]
吃葡萄
這小編有毒
禅迏城的书虫子
几百年过去了铜生锈了变成了绿色,……
苔痕上阶绿
现实生活
郑振华
当时铜就是钱,还怕赔?
用户14xxx91
500个铃铛利润可办义学,金的吧!
用户32xxx19
士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