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为何没有强行阻止中国研发核武器,不是没阻止,而是没来得及。不要把西方人想得太善良,苏联当初撤走那些核专家那都算轻的,美国那是真的想过强行派飞机进入中国轰炸罗布泊。 1960年8月,他们的间谍卫星费了老大劲,才从天上偷拍到罗布泊的第一张照片。 情报专家们围着桌子一顿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顶多弄个小型核弹,威力小到不值一提。 这倒不是美国人故意轻敌,实在是中国保密工作做得太绝。从铀矿开采到核装置组装,全藏在深山老林里。兰州铀浓缩厂建在地下,包头核燃料工厂伪装成普通机械厂,连运输核材料的火车都挂着 “粮食专列” 的牌子。最绝的是罗布泊核试验场,选址时专门避开苏联顾问推荐的敦煌附近,往西挪了 450 公里,连地图上都找不到这个地方。 重要的还是美国的 “三重误判”,第一重误判:低估了中国的决心。苏联撤走专家时,西方媒体幸灾乐祸地预言 “中国 20 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可中国人偏不信这个邪,连陈毅元帅都拍着桌子说:“就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1962 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成立,周恩来亲自挂帅,全国 26 个部委、20 多个省市、1000 多家单位直接参与,这种 “举国体制” 让美国情报部门根本看不懂。 第二重误判:算错了技术突破的速度。美国以为中国没了苏联图纸就玩不转,可中国科学家硬是从理论推导开始,用算盘打出了原子弹设计方案。1964 年 10 月 16 日,当罗布泊升起蘑菇云时,美国中情局还在分析 “中国可能在 1965 年底进行首次核试验”。更让他们傻眼的是,中国两年后就搞出了氢弹,比美国快了整整 7 年。 第三重误判:没料到国际局势的变化。肯尼迪政府原本想联合苏联施压,结果中苏关系已经闹僵,赫鲁晓夫根本不接茬。美国又想拉着英国搞《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结果中国直接在 1963 年 7 月条约签署前完成了原子弹全流程测试,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其实美国不是没想过动武。1964 年 4 月,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甚至拿出了四个方案:从派遣特种部队破坏到直接派轰炸机空袭,样样都有。但这些方案最后都卡在一个问题上 ——代价太大。 先算军事账:罗布泊核试验场方圆几百公里都是无人区,炸掉一个试验场容易,但中国还有青海海晏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兰州的铀浓缩厂,这些目标分散在全国各地,炸得过来吗?就算侥幸炸掉几个,中国还有 “三线建设” 转移的备份设施,根本炸不绝。 再算政治账:美国要是单方面轰炸中国,苏联很可能趁机在欧洲搞动作,甚至直接参战。1969 年中苏珍宝岛冲突时,苏联真动过核打击中国的念头,结果被美国泄密给中国,吓得苏联赶紧缩了回去。 最后算舆论账:1950 年代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已经被国际社会骂得狗血淋头。要是再对中国动手,连盟友都会反水。英国首相威尔逊直接警告美国:“轰炸中国会让西方文明倒退 50 年!” 到了 1964 年,美国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 “两难”:炸,怕引发世界大战;不炸,中国原子弹就要试爆。9 月 15 日,约翰逊总统和幕僚们争论了一整天,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宁愿中国进行核试验,也不愿现在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这个决定背后,是中国核设施的快速建成 —— 兰州铀浓缩厂已经能年产 300 公斤高浓缩铀,青海基地的原子弹部件全部加工完毕,就等着运往罗布泊。 中国搞原子弹,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美国不是不想阻止,而是被中国的 “快” 和 “隐” 打了个措手不及。从 1955 年决定研制到 1964 年试爆,短短 9 年时间,中国用最原始的工具完成了最尖端的突破。这种 “快”,是被逼出来的生存本能;这种 “隐”,是藏在骨子里的战略智慧。正如张爱萍将军在试爆成功后说的:“美国人怕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原子弹,而是因为我们敢用原子弹。”
美国当年为何没有强行阻止中国研发核武器,不是没阻止,而是没来得及。不要把西方人想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2025-04-13 22:06:4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