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一枚“东风-31AG”洲际导弹精准命中1.2万公里外的目标,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中国火箭军展示了惊人的核反击能力,这一事件不仅令国内士气高涨,也让外界深刻认识到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强大力量。 然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坛,似乎依然沉浸在“美国永远不可战胜”的幻想中。 日前,美国副总统万斯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指责华盛顿特区一些人渴望与中国动武,这些人认为中国既可以遭受美国的压迫,又必须为美国生产大量商品。 这一言论无疑揭示了某些美国政客的固有思维:世界依旧是美国的舞台,其他国家的命运不过是附属。 万斯的言论也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危机感。 那些居心叵测的声音,未必知道中国的力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面发射的“东风”系列导弹。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军事力量早已跨越了单一的核打击手段,进入了多元化、立体化的反击体系。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海军战略核潜艇再次发射潜射洲际导弹,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场面? 与火箭军的“东风-31AG”相比,海军的“巨浪”系列潜射洲际导弹,代表的不是“第一次核反击”的震慑,而是“二次核反击”的决绝。 这种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它象征着无论中国面临何种核打击,其核心反击能力依旧无法摧毁。 即使是敌人摧毁了陆基核力量,战略核潜艇依旧可以在深海之中“死而复生”,发起毁灭性反击。 中国的这种“二次核反击”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对于全球和平的承诺。 它意味着:中国不寻求战争,但绝不惧怕战争,更重要的是,任何敢于动武的国家,都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这是中国在捍卫和平的同时,对全球不负责任行为的一种警告。 美国副总统的言论无疑是一次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展示中国的核反击力量,以防止任何误解或冒险行为的发生。 在全球复杂的战略博弈中,力量的展示有时比言辞更加直接。 或许,解放军如果再次发射一枚洲际导弹,带来的不仅是对敌人的震慑,更是对世界秩序的一次深刻提醒。 中国,将继续走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但绝不容忍任何试图挑战这条道路的行为。 作者|空一格 编辑|知愚
美国想不想打中国?你一点都不用怀疑,他是真的想!就目前这个局面来说,如果美国觉得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