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黄岩挖出一个千年棺材,据考证价值连城。谁料,考古专家郑嘉励,转身

蔼鸣 2025-04-13 22:18:48

2016年,浙江黄岩挖出一个千年棺材,据考证价值连城。谁料,考古专家郑嘉励,转身就拿起一把电钻,在棺材上钻了个洞,看着从洞里缓缓流出来的水,冷汗也沿着他的耳鬓慢慢淌下。 现场其他人看到这一幕惊讶不已,不明白里三层外三层,密封起来的棺材为什么会流出来水?这又是谁的棺材呢? 2016年,黄岩有位村民准备扩建房屋,谁知在施工现场居然挖出来个红色棺材,他没听说过这里埋着谁家的长辈,难不成地下有古墓?想到这他迅速的将消息报告给村委会。 一层接一层的汇报,很快就有专业考古团队过来,考古人员根据现场的痕迹一眼就看出这确实是座古墓,于是施工暂停,开始考古。 将红色棺材挖出来后,旁边居然还有座棺材,看样子是夫妻合葬墓,不过这具埋葬着女尸的棺材早已被盗墓贼光顾,只留下几块尸骨,而男尸的棺材因为太过严密而逃过一劫。 经过重重挖掘,考古人员从墓地里面找出来块墓志铭,碑上明确写着女尸的信息,在结尾写着男尸的名字赵伯澐,他们是南宋人士。 南宋时期,赵这个姓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皇室贵族,而赵伯澐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虽然和正统皇室血脉相差甚远,但多多少少也是个皇家子弟,那么他的墓中肯定埋葬着很多珍贵物品。 为了能更好的窥探出这座墓的真实情况,上级专门找了位更专业的专家过来,郑嘉励来到现场对棺材仔细观察后,认为这里不是个开棺的好地方,周围的村民在听到消息后都聚集了过来,每当白天这里就站满了人。 他想到南宋时期丝绸兴盛,赵伯澐身上所穿的下葬衣服极具研究价值,必须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开棺整理里面的衣物,在和专业丝绸研究人员商议后,决定将棺材转移到附近新建的博物馆中。 不过棺材在转移前遇到了问题,有位叫做赵文喜的男人从外面赶了过来,着急忙慌的拦了上来,说道:“你们不能再挖了!你们把我祖宗抛出来了!” 他专程从家中带来祖上的家谱,原来他是赵伯澐这一支传下来的,他没想到自己家的老祖宗居然被人给挖出来了,看到有村民在网上发视频,他急得不行赶紧跑过来阻止。 考古人员顿时呆愣下来,最后专业人员跟他说明这棺材在地下都埋葬千百年了,早已脱离了家族的范围,是古墓,属于国家的,挖墓开棺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南宋的历史。 在专业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解释下,赵文喜点头同意下来,不再阻拦他们接下来的工作,正当众人松了口气后,郑嘉励却不让吊车移动棺材,要过来个电钻要在上面开孔。 原来南宋皇室为了防止墓被人挖,尸体能完好保存,因此专门在下葬的时候将棺材往深处埋,之前北宋皇室在开封府,北边气候干燥,地下水没有南方充沛,埋下去不用担心地下水浸入棺材的问题。 而皇室南迁后,在南边下葬自然要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赵伯澐棺材如此牢固的原因,在棺材外面还加了层椁,中间用像水泥一样的东西固定,棺材里面还垫着防水的。 但即便如此,千百年过去了地下水同样能进入其中,郑嘉励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害怕棺材内部仍有水在,到时候棺材一摇晃,脆弱的绸缎衣物就混到一起。 在棺材上打了两个孔后,源源不断的水从里面冒了出来,大家等待了一个小时都没有流干净,直到早上三四点钟才渐渐没了水声。 棺材看着完好无损其实里面早已被水渗透,幸亏他考虑周全才保全了棺材内部的文物,棺材在运往博物馆的途中,他要求司机要缓慢行驶,平时半个小时都能到的地方,足足开了四个小时才到达。 但正是因为郑嘉励的细心,才让棺材在打开后,里面的东西都没有遭到二次破坏,棺材里面出土的衣服形制丰富且齐全,能让后人研究出当年宋朝宗室成员的穿着,及对南宋纺织和审美有更充分的了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参考来源:《黄岩宋墓发掘记》

0 阅读:586
蔼鸣

蔼鸣

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