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原南京军区副司令詹大南将军回到了久别的老家金寨。然而,詹大南在金寨走村串户时,却发现县里连所像样的小学都没有,于是老将军一回到南京,便将七个子女召集在了一起,要求全家为金寨筹集10万元建小学。 话说1983年那会儿,咱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啊,才刚刚迈开小步子。好些个山高皇帝远的地界儿,还跟贫困拴一块儿呢。安徽金寨县,就是其中一个。那地界儿,山峦叠嶂,地少人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你说“穷不丢书,苦不丢志”,可在那当口儿,这古训就像挂在墙上的画儿,中看不中用。鲁迅先生要是瞅见了,准得再吼一嗓子:“救救孩子!”这不仅仅是给大伙儿提个醒儿,更是瞅着未来心里急啊! 那一年,原南京军区副司令詹大南老将军,回了趟阔别多年的老家金寨。这位老爷子,那可是身经百战,从长征一路走过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哪儿没他的影儿?战功赫赫,名声响当当。可他这回一进村儿,眼前的景儿让他心里直打鼓:孩子们因为家里穷,书都念不上,不是在地里头忙活,就是帮着爹娘砍柴捕鱼;学校呢,破得跟筛子似的,教室里头漏风漏雨,连个电灯泡的影子都见不着。老爷子心一横,问了几个娃儿:“想不想读书啊?”孩子们跟商量好了似的,一块儿喊:“想!”这一嗓子,喊得詹大南老爷子心里头跟刀割似的,疼啊!回了南京,詹大南老爷子跟老伴李凡合计着,说要建所小学。俩人省吃俭用攒下的那4.2万元积蓄,全拿了出来。可这点钱哪够啊?老爷子一琢磨,把七个孩子都叫回了家,开家庭会议。“咱们得给金寨的娃娃们建所像模像样的学校!”他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一脸严肃。孩子们日子其实也不宽松,但一听老爹这话,一个个二话不说,把自个儿的私房钱都掏了出来。这一大家子,齐心协力,愣是把10万元给凑齐了。 没多久,金寨那地方,一所亮堂堂的“希望小学”就立了起来。五星红旗在校园里迎风招展,詹大南老爷子站在娃娃们中间,瞅着他们乐呵的小脸儿,就留下一句话:“可得好好念书啊!”说完,转身就走,那背影,简单又硬气。老爷子一辈子过的都是苦日子,家里家具老旧,衣裳补丁摞补丁,可他却把啥都给了人民。2020年,詹大南将军走了,活了整整106岁。他的名字,或许有一天会被风吹散,但他播下的希望种子,却会一直发光发热,照亮那些娃娃的前程。
1946年,对南京30万民众犯下滔天罪行的谷寿夫,被引渡回中国受审。谁知,刚进监
【35评论】【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