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6日周总理带着一斤的沙窝萝卜访问朝鲜送给金日成。沙窝萝卜就此成为了

酸酸甜甜小苏 2025-04-13 23:22:51

1970年4月6日周总理带着一斤的沙窝萝卜访问朝鲜送给金日成。沙窝萝卜就此成为了“国礼”。萝卜对于中朝两国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1970年4月的一天,北京机场上,准备启程前往朝鲜的周恩来总理神情专注地检视着随行物品。在众多精美的礼品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包裹引人注目——那是一公斤沙窝萝卜的种子,来自天津西青区辛口镇的小沙窝村。 "这萝卜种子看起来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周总理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天津的沙窝萝卜甜脆可口,营养丰富,能在艰苦环境中生长,正如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一样坚韧。" 沙窝萝卜在天津已有600余年的栽培历史。这种萝卜外形碧绿光滑,果肉晶莹如翡翠,最独特的是它含糖量高达8%,口感甜爽微辣,酥脆多汁,味如水果,因此有"沙窝萝卜赛鸭梨"的美誉。更难得的是,它极其耐藏,在天津地区从10月一直可贮至翌年5月,是真正的越冬佳品。 周总理深知,朝鲜与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面临着发展农业、解决民生问题的挑战。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更需要在和平时期继续传承与深化。这份看似平凡的礼物,恰恰体现了中国对朝鲜人民最真挚的情谊。 4月6日,当周恩来将这包萝卜种子郑重地交到金日成主席手中时,金日成的眼睛亮了起来。作为一位同样关心农业发展的领导人,他立即理解了这份礼物的深意。 "这是天津最好的沙窝萝卜种子,希望能为朝鲜人民的餐桌增添一道美味。"周总理说道。 金日成接过种子,细细端详,笑着说:"我们朝鲜人民也喜欢萝卜,这份礼物比金银珠宝更珍贵。" 实际上,这不是普通的外交礼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朝两国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而朝鲜半岛局势同样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总理此次访问朝鲜,选择了一包萝卜种子作为国礼,寓意深远。 小沙窝村的村民们得知自己种植的沙窝萝卜种子成了国礼,激动不已。当时的村支书回忆说:"那时候村里人听说周总理带着我们的萝卜种子出访朝鲜,都觉得特别光荣,家家户户都更加用心地种好萝卜,争取种出更好的品质。" 2015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站在1116号种子研究农场的田间,神情专注地审视着眼前生长茂盛的植物。这种植物在朝鲜备受重视,金正恩当场将其命名为"爱国草"。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草的种子,正是几十年前朝鲜赠送给中国的那一包国礼——聚合草。 回溯到1963年(或1972年、1973年),当时朝鲜以一包普通的草籽作为国礼回赠给中国。这种看似简朴的礼物,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议论。有人觉得"草籽"作为礼物过于"廉价",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包草籽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中国农业科学家将这种草命名为"友谊草",官方名称为"聚合草"。这种植物原产于苏联欧洲部分、高加索地区和西伯利亚等地,在英国、朝鲜和苏联等国普遍种植,但在中国并不常见。聚合草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优质、高产的畜禽饲料植物,产草量高、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以连续利用20多年。 当中国农业科学家将这种草籽带回国内进行试种后,发现它非常适合中国的气候环境。它花序上花朵数量较多,形状如垂挂的小灯笼,整齐而精致,不仅是良好的饲料作物,还具有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聚合草特别适合在玉米田、蔬菜田里套种,为当时正在大力发展农业的中国提供了新的选择。 一位曾参与聚合草引种工作的老农业专家回忆说:"当时我们国家正面临饲料短缺的问题,这种草的引进可谓雪中送炭。它的营养价值比一般牧草高,适合饲养各种家禽家畜,甚至可以喂鱼,被称为'饲草之王'。" 与此同时,周总理赠送给金日成的沙窝萝卜种子在朝鲜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两国之间的这种农业交流,超越了简单的礼尚往来,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互帮互助。 时至今日,聚合草在中国的种植已经相当普及,而沙窝萝卜也继续在天津发扬光大。2023年,小沙窝村沙窝萝卜产量约为2600万斤,创造了8000万元的产值。从传统的露地种植,到现在的"秋延后"棚室栽培,再到"线播种植技术"的应用,沙窝萝卜的种植技术不断创新。村民们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沙窝萝卜销售到全国各地,有些农户年销售额甚至达到300万元。

0 阅读:37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