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基建工程兵部队到浙江省湖州地区征兵,16岁的女青年沈文华,经过层层考核,顺利入伍。 沈文华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地区的一个小村庄,家里世代务农,日子过得紧巴巴。她从小就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姑娘,勤奋好学,心里总憋着一股劲儿,想走出大山,闯出点名堂。1976年12月,基建工程兵部队到湖州地区征兵,消息一传开,村里人都炸开了锅。沈文华一听,觉得这是个机会,家里人劝她别去,说女孩子家吃不了那苦,可她倔得很,硬是报了名。经过层层考核,体检、面试、政审,一个没落下,她愣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入了伍。 刚到部队,沈文华就感觉自己像掉进了另一个世界。江南是湿润温和的气候,黄土高原却是干冷刺骨,冬天风一刮,脸上像刀割。她习惯了吃米饭,可部队里全是面食,馒头硬得硌牙,咽下去都费劲。住的地方也没了家里的软床,土炕硬邦邦,晚上冷得睡不着。可这些还不算啥,新兵训练那会儿,一次意外的火灾真让她吓出了一身冷汗。火势来得快,她和战友们忙着救火救人,差点没跑出来。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但也正因为这场考验,她咬紧牙关,没想过退缩,反而更坚定了留下来的念头。 部队的生活苦,但沈文华从不抱怨。她个子不高,力气也不算大,可干活从不偷懒。修路、挖沟、搬物资,别人干啥她干啥,手磨破了皮也不吭声。慢慢地,战友们都看出她身上有股韧劲儿,领导也开始注意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1977年9月,她得了个大机会,被选派到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那时候,能去北京是多大的荣誉啊,她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前,眼泪差点掉下来,心里暗暗发誓,要对得起这身军装。 转业后,沈文华也没闲着。她从基层干起,一步步往上爬,工作上认真负责,从不搞花架子。机关里有些人喜欢拍马屁、走捷径,她不屑于干这些,靠的是实打实的成绩。时间长了,大家都服她,觉得她是个有原则、有担当的人。后来,她一路升到了副司级干部,这在当时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她从一个农村丫头走到这一步,靠的不是运气,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回过头看,沈文华的军旅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她16岁入伍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弱的江南姑娘能在部队里熬下来,还能闯出这么大一片天。她不是天生就比别人强,而是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点点把自己磨成了钢。部队教给她的,不光是干活的本事,更是一种精神,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咬牙扛过去。这种精神,伴着她从黄土高原走到了北京,从一个小兵变成了领导干部。 沈文华的故事里没啥传奇色彩,就是实实在在的日子。她也有过怕的时候,也有过累得想哭的时候,但她从没退过。那些年,部队里也有懒散的、混日子的,可她没学那套,始终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她的经历告诉大家,生活再苦,只要肯拼,总能找到出路。 再说说她后来的生活,转业后她在机关里干得风生水起,但也没忘本。她常跟人说,自己能有今天,全靠部队那几年的锤炼。她退休后,日子过得平静,偶尔回湖州老家看看,乡亲们都夸她争气。她自己倒觉得,没啥好炫耀的,就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沈文华这辈子,没干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普通人也能活出不普通的人生。从16岁到60多岁,她走过的路不算平坦,可每一步都走得稳当。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接地气得很,跟她聊过天的人都知道,她说话直爽,身上还有股部队带来的硬气。
1976年12月,基建工程兵部队到浙江省湖州地区征兵,16岁的女青年沈文华,经过
墨舞风华姿
2025-04-14 04:40:08
0
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