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电池龙头如何“逆势而上”

金台资讯 2025-04-14 08:49:18

■本报记者杨沐岩

光伏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轨道,同时也面临深度调整的阵痛。产能出清、技术迭代、价格博弈成为行业关键词。这一背景下,专注于N型TOPCon电池的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泰科技”),凭借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与敏锐的市场响应能力,稳居全球头部电池企业行列。

捷泰科技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吕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效率领先与客户结构优化是该公司持续获得市场青睐、维持较高产能的关键。同时,捷泰科技加速海外布局,建立海外基地,布局中东增量市场;N型电池畅销印度,市占率达到第一。海外营收占比去年上涨5倍,成为捷泰科技的盈利“压舱石”。未来,捷泰科技将以高转换效率的N型电池、xBC电池及未来的叠层电池为主力研发方向,同时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专业化电池服务体系。

■■供应能力逆势高涨

凭借N型技术领先优势,近年捷泰科技不断扩张产能,2022年建设滁州及淮安两处N型电池生产基地。如今捷泰科技已具备44GW全N型产能,在工艺成熟度与产能排期方面也位居行业前列。吕强透露,捷泰科技2024年电池出货量达33.9GW,排期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产品层面,我们聚焦于效率提升与降本增效的‘双轮驱动’,通过光学、电学、钝化等多维优化,目前量产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6%,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InfoLink统计显示,2024年,捷泰科技电池出货量位居世界第三,在TOPCon市场占据领先地位,N型电池出货占比接近九成,展现强劲成长力。2024年,降低开工率“减产保价”成为光伏行业企业的普遍选择,TOPCon更是同质化严重。这一背景下,捷泰科技却能逆势保持高排期与高开工率。而在N型价格下降、行业普遍亏损的形势下,捷泰科技去年第四季度的经营状况也逆势转好。吕强说,捷泰科技的秘诀在于“产品效率领先与客户结构优化”。

“技术上,我们自2023年底即完成TOPCon全面技术迭代,产品效率与良率显著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吕强指出,特别是在主流电池尺寸产品上,捷泰科技的产品已形成明显性价比优势,因此在市场结构调整后,获得更多一线客户的优先采购。

在客户结构上,捷泰科技2024年已完成海外重点市场的布局,海外客户贡献出货占比从2023年的4.69%提升至23.85%。吕强表示:“海外市场价格稳定、溢价能力强,为公司提供了盈利‘压舱石’。此外,我们通过推行排产灵活性机制,将高效产能优先匹配盈利性订单,最大化单位产能的收益回报,避免了‘越产越亏’的低效扩张。”

■■产销协同、强化实力

根据光伏行业统计数据,2024年N型电池技术的市场渗透率已突破60%,全面取代了P型技术成为主流。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深化,2025年到2026年,N型电池市场占比将稳定在80%以上。但另一方面,2024年光伏行业处于深度去产能阶段,产品价格承压。2024年N型电池全面降价,跌幅达54%,盈利空间收窄背景下,降本增效、平衡产销成为电池片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吕强表示,面对挑战,捷泰科技通过构建“以销定产+区域匹配”机制,实现了产销高度协同,全年排产率仍保持在高位,有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我们还通过强化浆料、硅片等原材料议价能力,持续推动原材料成本优化。在制造端推进自动化改造和生产线技术升级,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超30%。”

近期,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政策带动下,多地迎来光伏“抢装潮”。吕强指出,“抢装潮”为上半年光伏装机提供增量动力,也加速了光伏电池订单回暖,有助于企业维持高开工率和较优订单结构。长远来看,当前的光伏“小阳春”有望发展为带动行业回暖“大气候”。在“自发自用+市场化交易”新机制下,光伏电站的盈利逻辑正加速转变,从拼装机容量转向关注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发电效率,度电成本与能量利用率正成为电站投资者评估项目收益的核心变量。

吕强进一步指出,这一变化正在将更多行业关注聚焦到电池片环节——作为决定组件效率和电站全生命周期发电表现的关键单元,高质量电池产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业内认为,未来在度电成本主导的新竞争体系中,谁能在电池环节实现持续效率突破和工艺可靠性保障,谁就能在终端市场赢得先机。基于这一趋势,捷泰科技推出“JTInside”体系,以高效电池为核心,面向下游客户构建发电保障和收益能力的底层支撑。

■■海外业务快速突破

捷泰科技自2023年起系统性拓展海外业务,在2024年实现快速突破,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达到23.85%,同比增长近5倍,覆盖印度、土耳其及欧洲相关市场。吕强指出:“相比国内,当前海外电池市场价格普遍具备溢价空间,且终端需求强劲。位于中东、南亚、东南亚的多个发展中国家具备高日照、能源独立需求和产业政策驱动条件,是全球光伏装机增长最具潜力的区域。与欧美市场相比,这些新兴市场对产品性价比敏感度更高,对中国产高效电池产品的依赖度也更强。”

当前,全球光伏产业链正面临多重挑战与重构,“本地化制造”成为保障供应链安全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捷泰科技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规划产能为5GW。吕强表示,该基地不仅面向新兴市场的本地化需求,也有助于更好服务欧洲、北美等市场客户,是捷泰科技响应强化全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一步。未来,随着自动化生产线建成与区域协同效益释放,捷泰科技有望在海外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高效电池交付体系。

2024年印度光伏市场成长迅速,正处于向N型电池迭代的窗口期。吕强表示:“印度近年鼓励当地的组件制造,但向N型迭代的技术壁垒较高,本土电池片产能不足,因此去年大量进口了中国产电池片。”去年捷泰科技在印度市场表现亮眼,尽管当地N型电池片供应企业数量增长至20余家,但捷泰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保持了增长势头,N型电池市占率位居印度第一。

吕强指出,在经历高速扩张后的深度调整期,光伏行业正走向新一轮技术主导与结构优化的窗口期。技术路线分化与区域市场重构成为产业博弈的核心变量。随着我国电价市场化改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以及海外本地化制造的重要性上升,光伏企业的全球化路径已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谁能率先完成产能结构的全球重塑、技术路线的持续升级,谁将在未来的光伏新秩序中占据主动。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