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军少将古鼎新收到一封信,信上要求他除掉上司王劲哉,而他想了三天之后,最终把这个信交给了王劲哉,没想到王劲哉转头就想杀了他。
王劲哉带领着部队和日本人的作战当中打得有来有回,而且几次作战当中都没有吃亏,抵挡住日本人的进攻。前期连续两次扫荡,日本人其实是掉以轻心了,当时日本人认为自己的作战能力强,王劲哉手底下的部队根本就抵挡不了,所以仅仅只冲动了8000人左右。
另外也配合一些日伪军,总共的兵力大约是2万左右,而王劲哉当时在明面上的兵力总共是3万人左右,虽然王劲哉真正能够作战的部队大约是18,000人,但是日本鬼子仅用2万人就想完成扫荡,确实是有点托大了。
所以连续扫荡日本鬼子都失败了,不仅如此,连续两次扫荡也损失了8000人,更为重要的是,这8000人当中其实大多数都是日本正规军。因为汉奸在打仗的时候,眼见不对就会立即撤退,不会死命打,所以战损的情况并不严重。
第3次扫荡的时候,日本鬼子这一次吸取前两次的教训,派出了4万大军,汉奸队伍也派出了6万,总共是10万大军。可以看出来这一次日本鬼子是下了血本了,打算一次性的解决王劲哉部队。
这时候面对日本鬼子的侵犯,王劲哉自然是全力戒备,不过在这个节骨眼,内部却出现了问题。陈诚秘密的联系了王劲哉手底下的一个旅长古鼎新,让古鼎新找一个由头,秘密的把王劲哉给杀了。
为什么在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如此英勇的王劲哉却要被陈诚秘密杀害,其实是由于除了在抵抗日本人的时候王劲哉表现比较出色之外,其他方面几乎每一条都是死罪。王劲哉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曾经把原来属于中央军的游击队直接给吞并了。
而采取的方法就是土匪抢地盘那种,直接进行掠夺。要知道双方都同属国军,他用这种方法其实就等同于叛变,这一点上他就已经犯了死罪。除此之外,王劲哉为人也是非常残暴的,不管是他治下的老百姓,还是他手底下的士兵几乎都生活在恐惧当中。
不仅对于老百姓残暴,就算是他的亲信,王劲哉稍有怀疑也动不动就杀了,所以死在王劲哉手上的老百姓和士兵其实是非常多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其实很多人对于王劲哉更多是畏惧。
在所有军官当中和王劲哉关系最好的就是古鼎新,因为两个人是老乡,还有着相同的经历,所以感情方面自然要比其他人更深一点。即使这样,古鼎新其实也是非常不踏实。别说是他和王劲哉关系好了,王劲哉对谁有怀疑的时候,就算是他的表弟也照杀不误。
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接到了陈诚的信,古鼎新没有办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犹豫了好久之后,他最终还是把信件交给了王劲哉,想要对王劲哉表忠心。但王劲哉却下定决心要杀了古鼎新,因为古鼎新并不是在拿到信的第一时间就交了出去,而是过了三天。
这就说明古鼎新的内心当中其实也有过动摇,不过最终权衡利弊之下,他做出了对他最有利的决定。古鼎新之所以依然选择投靠王劲哉也是有原因的。除了两人的关系好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两个人的脾气性格都差不多。
古鼎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中也是非常残忍的,特别喜欢掠夺老百姓,强抢美女。这些伤天害理的勾当他是没少干的,虽然陈诚许诺他一旦事情成功,就让他顶替王劲哉的位置。但是古鼎新也知道这种情况概率并不高,而且王劲哉照着自己,自己也可以更加无法无天。
但是他最错误的决定就是把这封信交了出去,或者说是推迟了几天交了出去,如果收到信件之后,他当做没事人一样不去处理这件事情,应该还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反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当古鼎新得知的王劲哉准备杀害自己的时候,提前带着队伍投奔了日本人。由于古鼎新知道王劲哉防守的弱点,这一次日本人有了十足的信心彻底剿灭王劲哉,而王劲哉又没有办法获得中央军的支持,被日本人清算,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