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豁免部分商品关税之后,美国又出来表态了!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美国对半导体征收的关税可能“在一两个月内”生效,并称美国已通过中间人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初步接触”。卢特尼克称:“我们不能依赖中国来满足我们所需的基本需求:我们的药品和半导体需要在美国生产。” 美国海关在4月11日深夜悄悄发布的豁免清单,堪称史上最拧巴政策,这份37页的文件里,稀土、石墨等战略物资赫然在列,暴露了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 毕竟,8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F-35战斗机的永磁电机、特斯拉电池的钕铁硼材料都指着这些“工业维生素”续命。 但前脚刚松绑,后脚就加码,卢特尼克在节目中宣称豁免只是暂时的,半导体必须回流美国,这种做派,真是在和苹果、英伟达这些企业玩心跳。 而且,美国政府连政策发布都要玩捉迷藏,豁免清单没有在官网公布,而是通过内部平台深夜发布,记者致电白宫和海关均无人回应,这种偷偷摸摸的操作,不就是既想缓解通胀压力,又怕丢了对华强硬的面子嘛。 尽管卢特尼克高喊不能依赖中国,但美国半导体对华进口比例仅为5%,远低于越南和菲律宾,真正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在碳化硅、氮化镓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崛起——Wolfspeed等企业在证词中坦言,中国产能扩张导致市场价格暴跌50%,直接威胁其生存。 这种“我弱我有理”的强盗逻辑,暴露了美国对技术竞争的恐惧,现在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重建供应链,却陷入了“安全、成本、效率”的三重困境。 韩国报告指出,中国仍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枢纽,韩国40%的电子出口是中间材料,28%的产品需在中国完成加工再出口。 即便美国强推芯片法案,台积电、三星的工厂建设周期至少5年,而中国成熟制程产能正在快速释放,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企业已开始在中国开发定制化产品。 面对美国的关税勒索,中国早已练就太极拳功夫,一方面稀土出口管制、反制清单等组合拳精准打击美国痛点;另一方面半导体国产化率从2019年的4.4%提升至2023年的2.4%,设备企业北方华创进入全球前十。 因为有这样的底气,所以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谈判可以,但威胁敲诈不可能!如果美国继续沉迷于极限施压的幻觉,最终只会发现,自己折腾半天,不过是在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打助攻。
美国的关税牌彻底沦为废牌了!在我们对美反制将美国的关税加到125%之后,我们还送
【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