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文物大盗卢芹斋为将一尊隋代开皇年间的佛像送往海外,竟然从腰部截断,分

时说历史 2025-04-14 10:14:29

1915年,文物大盗卢芹斋为将一尊隋代开皇年间的佛像送往海外,竟然从腰部截断,分割成三部分,秘密运往海外,随后在海外将这些部分重新组装复原,如今这座高达5.8米阿弥陀佛石像,就坐落在大英博物馆中。

在中国的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百姓生活痛苦不堪,同时,这个时期国家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军阀割据。新政府出现之后,为了延续清王朝时期的律例,并没有对古董文物提出相应的法律条文,因而当时的很多文物贩子,利用这个法律空白,将中国好多的国宝运至海外,大发不义之财。

而在这些文物贩子当中,其中就有卢芹斋这个人。卢芹斋,中国浙江人士,由于他很小的时候失去了父母,之后就寄养在了远房的堂叔家中,之后还做过别人家中的仆人。

由于在张家做仆人,因而与张家的大少爷走的比较近,张家大少爷,也就是张静江,做了清廷驻法国的商务参赞,有一次,他去法国的时候,就带上了卢芹斋。这个时候的张静江是一位爱国人士,他把售卖的中国瓷器,字画等换成了钱,将这笔收入资助了孙文,支援国内的辛亥革命。

卢芹斋对古董的接触与热爱,因此,他开始从古董店的学徒开始干起,由于自己的刻苦,他很快的学成了,并且也熟悉了古董店的很多业务,他又说着一嘴流利的英文,因此很快的掌握了店铺的生意。

随着张静江回国,卢芹斋回国就自己开办了自己的店铺,成立了自己古玩店。也许是机会好吧,这个时候国内正好遇见清政府垮台,因为无暇对这些珍宝进行保护,因而很多的宝物都流失了海外了。

卢芹斋看到了这是赚钱的好机会,于是大量低价收购了很多的文物,然后在倒手再推销到了国外,就是套用这种方式,让他赚取了大量的钱财。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卢芹斋成为了中国的古董鉴赏师,在欧洲也很有名气。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流入到海外,尽管说卢芹斋的名声越来越大,赚取的钱财也越来越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物都是国家的,同时,这也对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915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更是使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是文物大盗卢芹斋,竟然将一尊隋代开皇年间的阿弥陀佛石像从腰部截断,并且分割为三部分,而且为了躲过人的眼镜,他将其伪装在茶叶当中,最后秘密的运送到了国外。

卢芹斋告诉中国驻伦敦公使,说自己想要献上这尊大佛,而当伦敦公使看到卢芹斋提供的介绍信件后,一度英国是不同意这样的介绍信的,其原因也是因为提供者,是卢芹斋公司。

卢芹斋为了促成此事,最后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最后将介绍信上的提供者,改成了中国政府,是卢芹斋赠送给了中国政府,后来又由中国政府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可以说这尊大佛最后给了英国,是卢芹斋一手促成的。

卢芹斋这样做,其实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这尊巨佛原本是卢芹斋收藏的,在伦敦展览期间,卢芹斋将这座巨佛送来展览,最后在展览结束之后,又将这座佛像赠与大英博物馆。

其实他这样做,一是可以免去来回运输的麻烦,二是借助展览的噱头,将佛像送与英国,这样以来,不仅可以得到两国国家政府的欢心,同时对自己古董的生意,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大英博物馆内,一尊高达5.8米的阿弥陀佛石像矗立在楼梯的空隙之间,可以说,这座佛像,真的是最壮观的一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组数据,目前中国流失的文物多达164万件,其中大英博物馆就有23000件流失的文物。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非常的生气?在抗日战争时期,卢芹斋竟然还是没有停止这样的行为,他一方面把中国的文物卖给西方国家,另一方面,又积极的给抗战捐赠款项,或许在不知情的人心中,还把这种行为当做是爱国行为。

对于社会上一些有道德认知的人,这个时候纷纷都对他予以谴责,认为不管你是否给抗日捐款,你这种行为都属于卖国贼的行径,但卢芹斋还依然为自己辩解:国内现在处于战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宝,同时他认为卖文物的好多钱都用于抗战了。

直到1950年3月,中国的新政府在上海查封卢芹斋所收购的所有文物,至此,卢芹斋退出了古董这个行业。不管卢芹斋怎么说,这种将文物流失在海外的行为,无疑也让他名誉扫地,终将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0 阅读:55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