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蒋介石真有下令护送解放军过台湾海峡?其实我们大家都被骗了

风城春史呀 2025-04-14 11:30:29

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蒋介石真有下令护送解放军过台湾海峡?其实我们大家都被骗了。 这一年的一月,南越海军的四艘军舰再次进犯西沙海域,南海舰队立即反击;因南越海军的军舰都是美国给的,各方面的性能优于南海舰队,于是中央急调东海舰队的三艘护卫舰火速穿过台湾海峡,南下支援。 但不知为何,近年来有一些文章却称,当时蒋介石得知东海舰队要穿过台湾海峡时,不仅没有拦截,而且还下令打开航标灯、派军舰护航,提供给养等等,描绘得有声有色。实际上,这些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大家都被骗了,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1973年越南战争进入了尾声,深陷战争泥潭的美军也在做撤离的准备。南越当局十分清楚,美军一旦撤走,北越的大军就会压上来,而南越的军队肯定抵挡不住,到时候肯定会亡国。 为了拖住美军,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南越当局将目标对准了西沙海域,不断在这里制造事端,希望能引发中美的冲突,让白宫放弃从南越撤军的计划。 截至这年的8月,南越军队已强占了南海属于中国的六个岛屿。中国原则是先礼后兵,只不过南越对中国的“礼”并不买账,并在1974年1月15日,派出两艘军舰入侵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强占了甘泉、金银等岛屿。 面对南越变本加厉地挑衅,毛主席非常地愤怒,决定不再忍让,如果南越再敢侵犯中国,那就反击! 南海舰队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进行作战准备。但舰队司令张元培考虑到,我军力量薄弱,能参战的舰艇都是百吨级的,而南越则是千吨级的,且性能也更加先进,张元培担心后面交手的时候,我们会吃亏,于是就向中央请求调最近的东海舰队支援。 这是新中国海军第一次同异国作战,毛主席非常地重视,马上就同意了张元培的请求,让东海舰队做好南下的准备。 但在这个时候,西沙海战爆发了。19日,南越海军的四艘军舰,再次驶入了永乐岛海域,公然挑衅在这里作业的中国渔民;南海舰队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紧急派出两艘扫雷舰以及四艘猎潜艇应战。 虽然我军的舰艇在数量上比南越海军多,但却是“小艇对大舰”;我们六艘舰艇加起来的吨位只有1760吨,而南越四艘军舰的总吨位有6000多吨,是南海舰队的好几倍。 但小艇有小艇的优势,它相对比较灵活,于是编队指挥员果断下令采用近战手段对付敌人。南越海军没有想到我军会用这种战术,顿时被打得不知所措,远程火炮失去了作用,“怒涛号”军舰也被我军击沉。 其他三艘军舰见我军的小艇竟这么厉害,担心成为“怒涛号”第二,以最快的速度和我军脱离接触,逃之夭夭。 尽管我军取得了胜利,但毛主席担心南越调来更多的军舰进行反击,于是命令东海舰队立即南下支援南海舰队。 因当时和台湾还处在敌对的状态,所以过去北海或者东海舰队的军舰,要到南海的话,都是走太平洋,过巴士海峡,绕一个大圈;但这次西沙战事吃紧,如果还走这条路线,肯定会坏了大事,于是毛主席果断拍板,三艘军舰直接穿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因这个过程并没有受到国民党海军的拦截,所以后来就有了蒋介石为解放军护航的说法! 我们不否认蒋介石在维护一个中国问题上的立场,但为解放军护航,纯属子虚乌有,大家不要被误导了。 首先,台湾海峡不是一条狭窄的水道,最窄的地方也有130公里,在如此宽阔的航道上打开岸边的航标灯,谁能看得到呢? 而且为解放军护航更是不可能。蒋介石一直是南越政权的重要支持者,专门派心腹爱将胡琏带队到南越,传授对付共产党武装的经验;1973年美军撤离南越后,台湾当局的军事代表团则继续留在西贡,并坚守到了最后一刻,在南越城破前才撤离。 西沙海战爆发后,蒋介石就给驻太平岛的部队下令,如果解放军的军舰靠岸就开火,但如果是南越军舰靠岸,则劝他们离开;在这种立场下,蒋介石怎么会给解放军护航? 实际上,自八六海战以及崇武以东海战后,吃了大亏的国民党海军,已不再主动攻击解放军,转为了防守,而同时解放军也不主动出击,大陆的舰船在台海海峡活动未被拦截已成惯例。 虽然有了一定的“默契”,但为防止意外,解放军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东海舰队福建基地进入了一级战备,所有的舰艇以及岸炮、战机都处在临战状态,一旦国民党海军拦截,就将其粉碎。 为安全起见,三艘军舰决定在夜间秘密穿过台湾海峡,且全部实行灯火管制,电报只收不发,由沿海雷达站负责测定三艘军舰的方位,并指挥他们航行。当时所有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一旦被国民党海军发现,那必将又是一场血战。“不怕三舰战死在西沙战场,就怕战士们牺牲在台湾海峡”,足可见当时大家的心情。 因我们作了周密的部署,最后三艘军舰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台湾海峡。如果真像传的那样,国民党又是打开照明灯,又是护航,恐怕还没有近前就被我们的炮弹打回了,毕竟当时两岸处在敌对的状态,谁敢相信你真正的来意? 原本南越调集了六艘军舰准备反扑,但见东海舰队的三艘导弹护卫舰突然出现在了西沙海域,担心重蹈覆辙,于是缩了回去。

0 阅读:442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