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湖的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羊湖里面有着8亿公斤的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生活在西藏羊湖的淡水鱼,数量惊人,高达8亿公斤,一根手指伸进去,就有淡水鱼主动上前“亲吻”,围绕手指打转。 面对陌生的气息,这些淡水鱼不仅不害怕,反而会一窝蜂地涌上去,似乎在欢迎那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淡水鱼更像是“东道主”,对前往西藏羊湖游玩的游客们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 “这鱼这么多,简直就是钓鱼佬的天堂,若是我们小区河边有这么多鱼,那些钓鱼佬们不得高兴坏了!” 众人对西藏羊湖的淡水鱼数量感到吃惊,几乎是一抓一大把的地步,有人看着面前泛滥成灾的淡水鱼,很是疑惑。 “这西藏羊湖怎么会有这么多鱼,而且它们似乎不怕人?” 听到游客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一位藏区的老渔民乐呵呵地回答道:“这鱼虽然多,但本地人却不会将这些淡水鱼视为食物……” 20世纪80年代前后,藏区遭遇了重大饥荒,群众饿的啃树皮、草根,很多藏民都要被活活饿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发现了西藏羊湖内含有大量淡水鱼。 这些淡水鱼的出现,让藏民得以在那次饥荒中生存下来,如果没有这些淡水鱼,当时的景象可能就是饿殍遍地了。 有传言声称,藏区同胞是为了表示对西藏羊湖淡水鱼的感谢,藏民们便开始不再食用,这使得淡水鱼在西藏羊湖得以迅速繁衍,数量也是与日俱增。 然而,这或许只是藏族同胞不食用淡水鱼的原因之一…… 西藏羊湖,又被称之为羊卓雍措,被藏区群众视为圣湖,圣湖代表着藏区同胞的信仰,而圣湖当中的产物淡水鱼,同样被藏区同胞视为“圣物”。 信仰的加持,让藏区同胞对圣湖、圣物十分重视,平日里十分爱惜,别说吃了,就是碰一下,或许都舍不得。 西藏羊湖的景色美不胜收,碧水蓝天,令人心旷神怡,成为了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对于当地的群众而言,西藏羊湖却意义非凡。 西藏地区存在着六种传统的丧葬形式,其中最为普遍的则是天葬,但西藏地区地势陡峭,并非都适合天葬,有些藏区同胞因为地势、再加上传统,则会选择水葬。 河流、湖泊,这些带有水的区域,变成了一些藏族同胞厚葬亲人的地方,一些藏族同胞将其中的淡水鱼视为“灵魂摆渡者”,通过这些鱼,将已经去世的亲人送往“极乐世界”。 这种独特的丧葬形式在藏族地区十分常见,出于这层原因,藏族同胞也不会食用鱼类,西藏羊湖的淡水鱼也不例外。 感恩、信仰、传统,但除此之外,还有藏区同胞的饮食习惯,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西藏地区的群众大多以放牧为主,成群的牛羊遍地开花,在草原上“斑斑点点”,为“神秘”的西藏增添了几分别样的生机勃勃。 西藏地区气候多变,气候特点主要包括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因此在西藏地区常年生活的藏族同胞,必须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如优质蛋白。 牛肉和羊肉,是藏族同胞最经常食用的食物,早餐、午餐、晚餐、都离不开香喷喷的牛羊肉,再来一壶热酒,便可驱散严寒,不至于寒气入体。 牛羊肉这种高蛋白的肉类可以满足藏族同胞的日常所需,他们也很少将目光放在西藏羊湖的淡水鱼上。 同时,西藏羊湖中的鱼类主要是高原裸锂,是国家保护动物,在这层原因加持下,很多群众都对西藏羊湖的淡水鱼表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西藏羊湖水体面积辽阔,更是西湖的70倍,内部的淡水鱼数量攀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数量越多越好,数量过多对于西藏羊湖的生态或许也是一种挑战。 而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对本土淡水鱼的生存领地进行“侵占”,生存空间被“压榨”,想要进一步解决生态问题,或许还需根据实际在尊重当地习俗的情况下,适当开放捕鱼期。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北青网2017年3月22日 《你知道吗?大部分藏民其实都是不吃鱼的》
西藏羊湖的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羊湖里面有着8亿
醉卧桃源之梦
2025-04-14 12:50: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