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悲剧的背后:叶挺和项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以及直属部队共9000余人,离开驻地皖南向北转移,但在途经安徽茂林地区时,突然遭到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袭击,损失惨重,军长叶挺被捕、副军长项英和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过程中遇害。 表面上,皖南事变爆发的原因,是老蒋想消灭共产党的有生力量,毕竟“攘外必先安内”是他一贯的主张,如果不是自己在西安事变中被扣押,国共第二次合作不会那么早到来。 但实际上,造成这场悲剧的还有一个很少被提到的因素,也就是我们这期视频要聊的:叶挺和项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直接导致新四军在皖南的惨败,由于时长的关系,我们将其分成两集来讲述,这一集我们先说说,为什么选择让叶挺当新四军的军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这也大大加快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进程,根据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三大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名义上统归国民政府领导。 但和八路军相比,新四军的改编就比较麻烦了。红军三大主力都聚集在一起,且总指挥朱德和副总指挥彭德怀,都是老蒋可以接纳的人选,而新四军分散在好几个省份,收拢起来就得好几个月,还要选一个双方都可以接纳的人选做军长。 就在这时,周恩来遇到了刚从海外回来的叶挺。叶挺是北伐名将,所率的独立团名震华夏,他的部队后来也成为南昌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受到了共产国际的无端指责和打击,一怒之下脱党。 周恩来在和叶挺交谈后,发现他虽然不是党员,但心还是红的,是改编和指挥新四军的好人选之一,而且他不是中共党员的身份,也让老蒋更能接纳。叶挺非常赞同周恩来的提议,说道: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抗日,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老蒋也同意让叶挺去当新四军的军长,他有一个小算盘:叶挺过去曾受到过排斥和打击,所以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可以借这个机会,将新四军拉过来,能用则用,不能用就铲除。总之,不能落在共产党手里! 老蒋担心延安会变卦,于是在1937年9月底,在没有和延安商量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由叶挺担任中将军长。 老蒋的这一招,打得延安以及叶挺措手不及。只不过叶挺虽然脱党了,但好歹曾经也是光荣的一员,知道组织程序,没有得到延安的同意,他这个军长当得名不正言不顺,以后的工作也没法开展,所以当即到南京找到了叶剑英,诚恳地说道:如果中共中央不赞成我去当新四军的军长,我可以马上向蒋介石辞职,总之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 延安刚开始对叶挺当新四军军长还是有疑虑的,因为叶挺脱党太久了,不知道他现在的政治立场如何,是姓“共”还是姓“国”,所以大家都希望他能亲自到延安一趟。 叶挺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组织上对他不是特别放心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同意到延安面见中央领导。11月3日,叶挺抵达了革命圣地延安,中共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这让叶挺受宠若惊,说道:我虽然在党的组织外,但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工作! 叶挺的态度让中共中央很满意,同意让他担任新四军的军长。 因前方战事吃紧,日军不断向中国腹地推进,新四军早一天上战场,就能早一天消灭敌人,在欢迎仪式后,毛主席和叶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初步决定新四军隶属于八路军,编为两个师四个旅八个团,并由项英担任副军长,陈毅担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参谋长。 几天后,项英也来到了延安,不过两人相会的时间不长,叶挺就先行前往武汉筹建新四军。 项英在延安期间,了解到中央一度对叶挺有过疑虑,这也让他开始怀疑叶挺这个已经脱党10余年的人,是不是还能忠诚党,忠诚革命?从这时候开始,项英就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叶挺,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一个多月后,项英带着一批大小干部也来到了武汉;因此时新四军还没有正式组建,叶挺和项英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和国民党谈判,讨价还价,争取多得到一些好处,两人的目标一致,所以暂时没有什么矛盾。 国民党担心新四军会做大做强,拒绝了中共中央提出的改编成两个师四个旅八个团的方案,最多只能改编成四个支队。在敲定编制后,散布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开始下山接受整编。 只不过我军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这是不容讨价还价的,所以在新四军军部之外,设立了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任书记,陈毅任副书记。 这个军分会就跟叶挺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他不是党员,所以中央有什么指示,都是
皖南事变悲剧的背后:叶挺和项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14 14:09:55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