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去世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落叶归根,这对父子为何到

江樵品史 2025-04-14 14:16:53

最近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去世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落叶归根,这对父子为何到死也没有回中国,这背后难道有什么隐情吗? 张学良一生有于凤至和赵一荻两任夫人,于凤至为张学良生下3子1女,不幸的是3个儿子都英年早逝,最终活下来的就只有张学良与赵一荻所生的张闾琳了。 1930年,张闾琳出生于天津,不得不说他赶上了国家最动荡的年代,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年幼的他便不得不随母亲四处避祸,而张学良当时忙于政务,因此他能和张学良相聚的日子也屈指可数。 1936年,张学良为了促成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他与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虽然最终达到了目的,但他却在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蒋介石软禁了起来。 彼时,张闾琳不过才6岁,尚不是太记事的年纪,赵一荻当时的身份还只是个妾,因此想要营救张学良,无名无份的她万万是没有能力的,所以为了避祸,她只能带着张闾琳移居香港。 然而母子相依的时光也是短暂的。 在他9岁时,张学良给赵一荻写信,表示陪伴他3年的于凤至因为患上了乳腺癌,需要去美国医治,希望赵一荻能接替于凤至,与他共度被国民党幽禁的时光。 一直为张学良担忧的赵一荻不由大喜过望,于是她便按张学良的安排,带着张闾琳飞往美国旧金山,将张闾琳托付给张学良的好友伊雅格夫妇代为抚养。 就这样,年少的张闾琳经历了痛苦的母子分离后,开始了异国他乡的生活。 1956年,国民党驻美“大使”董显光受赵一荻之托,在美国寻找她失散了16年之久的儿子张闾琳,由于赵一荻所给的地址经过十几年的变化,早已物是人非,所以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董显光几乎找遍了美国各地,这才找到了已经年迈的伊雅格,并通过伊雅格见到了张闾琳。 在董显光的帮助下,张闾琳前往台湾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母。 张闾琳外形酷似张学良,且在外求学又很有出息,这让张学良非常满意,不过儿子居然不会说汉语,这层语言隔阂,让张学良颇感心痛和遗憾。 由于张学良还在软禁期内,再加上张闾琳还有学业未完成,所以他和父母的那次相聚非常短暂。 1990年,被软禁了54年的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于是他带着赵一荻前往美国与张闾琳团聚,此时张闾琳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担任工程师,家庭上也很幸福,不光妻子贤淑,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子。 然而古稀之年的张学良虽然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内心却一直渴望能重返东北,看看昔日住过的大帅府是否还在,再就是去到父亲张作霖墓前进行悼念。 然而由于受到台湾当局和赵一荻的阻挠,再加上健康每况愈下,所以张学良迟迟没能实现愿望。 看到张学良“有家难回”的艰难,张闾琳心痛之余,萌生了寻根问祖的想法,所以当他表示想要代张学良回东北去的想法后,立刻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 1994年,机会终于来了。 64岁的张闾琳受邀到中国参加航天会议,在会议结束后,他回到了东北,先是祭拜安葬在抚顺城外的爷爷张作霖的陵墓,接着就去了沈阳参观了大帅府。 看到母亲一生未能走进的大帅府,张闾琳不由眼圈发红,特别是看到大帅府里保存完好的那些旧物和老照片时,张闾琳的心绪久久难以平复,于是他拍下了大量的照片,为的是带回美国,以缓解父亲对故乡的相思之苦。 2001年,张学良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101岁。 在张学良离世后,张闾琳又多次回国,先后去了北京、西安等地,通过对这些地方的走访,他对父亲的人生经历也愈发清晰,让他更能感受到父亲作为军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2005年,时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张闾琳在这个时间点再次回国,为的就是给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以表达他对那段历史和英雄们的敬重。 遗憾的是,张闾琳虽然在晚年的时候,虽然多次往返于国内,但由于他很早就在美国生活,因此他对国内的记忆并不多,再加上他一直没能学会汉语,所以回国后在生活上有着诸多不便,因此他最终还是更习惯于在美国的生活。 不过在不断回国的过程中,张闾琳不仅了解到了更多家族昔日的荣光,同时他还在航天事业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如今张闾琳虽然在美国逝世,但他的那份家国情怀却感动了不少人。

0 阅读:38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