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长吴化文率35军攻下南京总统府立有头功,然而建国后他不仅没被授衔,人民群众还集体请愿要求处决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吴化文原本是国民党第五路军军长,在蒋介石的推荐下,第五路军归入第二绥靖区,而他也成为了司令长官王耀武的副手。 由于都是山东老乡,再加上吴化文很会来事,因此王耀武和他关系非常亲厚,甚至在济南战役打响前,王耀武还向他透露,已经在蒋介石面前保举他做96军军长。 吴化文听了王耀武的话,也是激动地当时就承诺:“我一定要和王司令共存亡,以报王司令的知遇之恩。” 然而在战斗打响不久,吴化文却率领2万官兵起义投诚了共产党,而正因为他的投诚,扭转了济南战役的局面。 所以在济南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对吴化文的投诚起义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同时军委还将吴化文及他带来的2万官兵改编为35军,而吴化文则担任35军军长。 随后,吴化文率领35军参与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在他的指挥下,35军在战场上英勇无比,不光先后攻占了被国民党重兵把守的浦口、浦镇和江浦,还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了南京总统府,并将红旗插在了总统府上,而他作为第一个攻入南京总统府的军长,自然就立下了头功。 然而吴化文的贡献虽然得到了党和中央的肯定,但是人民群众对他投日当伪军时犯下的滔天罪行却始终无法原谅。 吴化文经历了军阀混战,两党相争,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时期,可以说他不光资历老,作战经验也很丰富,然而他的名声不好,被称为“五姓家奴”。 1920年,16岁的吴化文受生活所迫,走上了当兵这条路,成为了冯玉祥部队里的一名小兵。 当时正是军阀割据,你争我夺的混乱时局,吴化文这个小兵在战场上敢打敢拼,因此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随后得冯玉祥保举到陆军大学深造,学成归来后便在冯玉祥身边做了参谋。 然而此时的吴化文已经看不上参谋这种职务了,为了能早些混出名堂来,他投靠了山东省主席韩复榘。 韩复榘当时正需要像吴化文这样的军事人才,于是便任命他为国民党军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 为了得到韩复榘的信任和器重,吴化文不光对共产党员大肆捕杀,还血腥镇压农民暴动,一些无辜百姓也遭到了他的残害,他的表现果然得到了韩复榘的肯定,因此他很快就被升任为济南警备司令。 然而在韩复榘被蒋介石处决后,吴化文和他的队伍虽然被蒋介石收编,但由于他并非蒋介石嫡系,所以在国军部队里不光处处受到掣肘,而且武器装备和物资等都得不到配备,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被要求在战场上打前锋当炮灰。 吴化文审时度势,觉得跟着蒋介石混难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再次生出了异心。 当时,吴化文有两条路选择:一是投靠共产党,二是投降日本人。 投靠共产党,吴化文不考虑。 在他眼里,共产党是个穷党,再加上他在山东又残杀了那么多共产党员和爱国群众,共产党绝不会放过他。 1943年,吴化文投降了日本人,而他的部队也随之被改编为汪伪政权第三方面军,他则担任总司令,指挥2个军5个师。 投靠了日本人,那自然得做出一些成绩来向日本人表忠心,于是吴化文经常对沂蒙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对于抗日军民更是使用了极为残暴的手段,比如砍头、活埋、打活靶等数十种令人发指的手段。 在疯狂杀害抗日军民的同时,他还沿途烧杀抢掠,比如他在配合日军对博莱县南岩村进攻时,不光烧毁700多间房屋,还把那些负伤的民兵开膛示众。 吴化文为了不让抗日军民获得粮食,他还对沂鲁地区进行了“三光”政策,导致大量民众冻饿而死,出现了多个“无人区”,正因如此,山东人对吴化文恨得咬牙切齿。 然而作恶多端的吴化文在日本人投降后,却再次投靠了蒋介石,并成为了王耀武的副手。 圆滑的吴化文很快就取得了王耀武的信任,尽管杜聿明几次提醒王耀武要小心吴化文,但王耀武却并不以为意,还将济南城西交给吴化文防守。 随着济南战役打响后,吴化文很快就看出王耀武根本守不住济南,于是在我军的策反下,吴化文很快就率部起义投诚,并参与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而他也因攻占南京总统府,立下了头功。 新中国成立后,吴化文看到民众纷纷要求处决他,他也深知自己功不抵罪,于是向上级递交了病退申请,辞去了军长职务,转业到地方后,他先后担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及交通厅厅长等职务。 由于吴化文在地方上工作非常努力,再加上他又放弃了军中的职务,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善良的民众也就不再追究他过去犯下的罪行。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原本以吴化文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和职务,应该授予中将军衔,不过由于在这之前他已经转业到了地方工作,就没有给他授衔,但为了肯定他的功绩,专门给他颁发了一枚一级解放勋章。 1962年,58岁的吴化文在上海因病去世,至于他生前的功过也就交由后人评价了。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5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