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第七届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时,原国民党军统特务沈醉见到来参会的刘晓庆,便半开玩笑地说:“当年我要是动作快一点,现在就没你这个大明星了。”沈醉为何会这样说?他和刘晓庆又是什么关系呢? 刘晓庆一生最遗憾的是不知道亲生父亲是谁,打她一出生就没见过父亲,而母亲刘慧华一直对此讳莫如深,因此她在听了沈醉那句话后,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她也特别好奇。 于是,沈醉便打开了话匣子。 事情发生在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也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国民党军统特务抓捕了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兼工委书记刘国定,在高官厚禄的诱惑下,刘国定很快就叛变了。 刘国定的叛变,其实迟早都会发生,因为当时的他由于贪图享乐,私自挪用组织经费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评,上级领导为了防止他惹出麻烦,还准备调他去农村开展农民工作。 但刘国定不仅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上级领导针对他,所以他处处都和组织对着干,也就在这时,他暴露了身份,结果被国民党特务给抓了起来。 既来之,则安之,何况负责审讯刘国定的特务头子沈醉许诺他高官厚禄。在他看来,这可比留在共产党的队伍里吃苦受贫要安逸得多,于是他出卖了组织,导致一大批地下党员身份暴露。 由于抓捕了一大批地下党员,沈醉不免洋洋得意,但他还是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让一个叫“涪陵老刘”的地下党员给逃掉了。 “涪陵老刘”叫刘渝民,也就是刘晓庆的舅舅。 刘渝民先后担任过涪陵和江北的县委书记,他和刘国定有工作关系,因此刘国定供出他后,还交代了他在重庆的联络地点,也就是他姐姐刘慧华的家里。 就在沈醉带人来抓刘渝民的时候,我党潜伏在军统中的间谍已经将消息传递给了刘渝民,但由于时间紧迫,还有不少文件需要转移,因此刘渝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刘慧华明面上在五区公路局上班,但真实的身份也是地下党员,她在得知军统要来抓弟弟后,立刻将胸前戴着的“公路局”徽章摘下来,别在了刘渝民的胸前,随后她便让弟媳妇抱着孩子和刘渝民装作逛街的样子,大摇大摆走出了家门。 走了不久,刘渝民就和前来抓捕他的特务们撞了个正着。不过由于他表现得非常冷静,且胸前又挂着“公路局”的牌子,因此那些特务们还以为他国民党机关人员,也就没有对他进行盘查。 等特务们赶到刘慧华家时,自然没有抓到刘渝民,并且也没找到相关的文件和情报,这让他们气恼不已,于是他们便兴师动众找到五区公路局,以“共党要犯”的罪名,要求局长熊哲帆交出刘慧华。 熊哲帆可是大有来头的人,他是国民党元勋熊克武的弟弟。 熊哲帆一向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再加上国民党特务臭名昭著,因此他以“证据不足”拒绝交出刘慧华,而且还很不客气地将特务们撵出了单位。 原本刘慧华以为逃过了一劫,没想到在她回家后,却被等候多时的沈醉给软禁了起来,并且还派特务对她进行严密监视,这样一来,不管是往来的书信,还是前来探望的朋友,都要受到特务们的检查。 沈醉为了从刘慧华的嘴里探知刘渝民的去向,对她进行过多次审讯,可面对沈醉的威逼利诱,刘慧华却始终表现出又呆又傻的样子,无论沈醉用什么手段,她只是不开口,久而久之,沈醉就对她动了杀心。 然而还不等沈醉动手,刘慧华却跑了。 原来,刘慧华的装傻充愣虽然没骗过沈醉,他手底下的特务却信以为真,因此过了一段时间后,特务们就对她就放松了警惕,甚至在看到她上街后,起初还跟踪了几次,后来发现刘慧华每次都按时回来,也愈发在监管上松懈起来。 没想到,这天刘慧华趁特务们不注意,竟然一去不返,等特务们发现情况不妙时,刘慧华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不过就在这个节骨眼,沈醉被调到云南出任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所以他也就无暇再管刘慧华的事情了。 其实刘慧华当时也只是藏身于重庆农村的一所小学校里,在那里隐姓埋名做了教师。 重庆解放后,刘慧华便留在四川从事教育工作,后来才生下了刘晓庆。 由于刘慧华很少在刘晓庆面前提起自己的过去,因此刘晓庆在听完沈醉的讲述后,不由得惊讶不已,特别是从母亲那里得到证实后,她更是感觉到了命运的神奇和不可预测。 不过正因为这么一段历史,刘晓庆不仅对母亲更加敬重,同时她和沈醉也有了交集。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