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却反常地对毛主席说:你可以去参加会议,但不要说话! 1959年,刘少奇接替毛主席出任了国家主席。国家主席不是一个象征性的职务,要做很多的工作,除了国内的工作外,还有外交上,迎来送往,加上当时毛主席基本处于“退二线”的状态,所以一线的工作基本都是刘少奇在负责。 刘少奇这个国家主席,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因为当时中国遇到了大面积严重的自然灾害,赖以生存的粮食都出现了危机,其他副食品的短缺更是严重,只能有限地供应,好多地方都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 在这个危急时刻,中苏的关系也非常紧张,随时都有可能破裂。果不其然,刘少奇上任国家主席不久,中苏关系彻底闹翻,苏联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也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给中国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如何恢复经济,收拾这个烂摊子,消除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成为摆在刘少奇眼前的棘手问题。 为了解到下面的真实情况,刘少奇在全国到处跑,他最喜欢深入基层,因为只有这里才能看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毕竟纸面上的报告,难免有水分,他对基层干部说:想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任何顾虑,说错了也不要紧,不批评、不戴帽子。 这一走一看,刘少奇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很多百姓为了填饱肚子,将草根和树皮都搞起来吃,这让他深感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不能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解放前还苦。 刘少奇认为,不能再瞎折腾了,在他的支持下,中国调整了经济结构,对过去一些错误的决策进行了纠正。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整,粮食产量稳步提升、钢产量也翻了一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1964年12月,刘少奇准备主持召开一次中央工作会议,因为这次会议是要对政府过去的一些工作进行总结,“退二线”的毛主席不参加是可以的,而且一线的事情主要是刘少奇等人在负责,很多具体的问题,毛主席也不是特别的清楚,所以刘少奇对毛主席说,你如果要参加也可以,但就不要发言了! 但毛主席虽然“退二线”,但他爱民如子,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他和刘少奇一样,非常喜欢下基层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所以坚持参加,并作了简短的重要发言。 事后刘少奇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中央工作会议怎么可以不让毛主席参加呢,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发言很有必要,所以刘少奇做了深刻的检讨。
1964年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却反常地对毛主席说:你可以去参加会议,但不要说话!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14 14:33:56
0
阅读: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