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豆,先卖给巴西。然后从巴西运到中国。中国的电器先卖给欧盟,然后从欧盟运到美国。就算中美直接贸易为零,转口贸易也会迅猛发展。除非美国闭关锁门。美国人民不会去打螺丝的!贸易战,也就是一阵风。风吹过后,一切都回归平静。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正在上演的现实,就拿大豆来说,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对华出口大豆预计达到1800万吨,同比增长200万吨,占巴西大豆出口量的79%。 这些大豆里,有多少是美国农场主先卖给巴西,再转手到中国的?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多年来一直在增长,而从美国的采购却在减少。 这背后,是中国企业为应对美国关税想出的"曲线救国"策略——先把订单下到巴西,再通过巴西港口转运回国,这种操作,既避开了美国的关税壁垒,又让巴西农民赚得盆满钵满。 电器行业更是如此,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出口电子电器增长7.7%,其中相当一部分最终流向了美国市场。 虽然多了一道手续,但关税成本比直接出口低了一半,这种“欧洲中转”模式,让中国电器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依然保持竞争力。 就连美国海关也承认,2024年从墨西哥和越南转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3%,相当于每年绕开了数百亿美元的关税。 这种“绕道买卖”的繁荣,背后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无奈。 2025年3月,美国鸡蛋价格同比飙升60.4%,一箱鸡蛋均价涨到6.23美元,创历史新高,既有禽流感的影响,也有贸易战的推波助澜——美国对中国饲料添加剂加征关税,导致养鸡成本上升。 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一边对中国商品加税,一边又悄悄豁免部分产品,2025年4月,美国突然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理由是“企业需要时间转移生产线”。 但明眼人都知道,苹果公司90%的iPhone在中国生产,要把生产线搬回美国,至少需要5年时间和数千亿美元投资,这根本不现实。 美国政府想通过加税迫使中国让步,却没想到中国企业早已学会“多条腿走路”,2025年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4%,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第三方国家完成的。 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让美国的关税政策形同虚设。
美国的大豆,先卖给巴西。然后从巴西运到中国。中国的电器先卖给欧盟,然后从欧盟运到
琉璃映月痕
2025-04-14 15:1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