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名男童犯下罪行...韩国首例被“化学阉割”的20多岁男性】海外新鲜事20

微曼说世界 2025-04-14 15:52:07

【对3名男童犯下罪行...韩国首例被“化学阉割”的20多岁男性】海外新鲜事

2013年4月11日,韩国一名因多次强制猥亵男童而被起诉的20多岁男性姜某(以下简称姜某)被法院判处接受俗称"化学阉割"的性冲动药物治疗。这是韩国国内第二例化学阉割判决,但作为生效判决尚属首例。化学阉割是指通过注射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促性腺激素拮抗剂"来抑制男性荷尔蒙分泌的措施。每6个月进行审查,最长可实施15年,治疗结束后性功能可自然恢复。

【猥亵三名男童..."存在恋童癖倾向"】

姜某被指控于2009年8月15日和2012年8月25日,在光州某多户住宅停车场胁迫邻居家男童(当时9岁)脱衣并进行猥亵。他此前在2008年10月因将游乐场认识的儿童带至停车场实施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2012年7月19日又因相同罪名被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4年,当时正处于佩戴电子定位装置的状态。

一审法院判处姜某有期徒刑2年10个月,并命令其接受1年性冲动药物治疗、5年个人信息公开告知及6年电子定位装置佩戴。但光州高等法院刑事1部(审判长金大雄)在二审中改判有期徒刑3年4个月,维持了1年性冲动药物治疗、5年个人信息公开告知及6年电子定位装置佩戴的判决。二审法院解释称:"虽然姜某存在智力障碍和性变态(恋童癖),但难以认定其在犯罪时因这些障碍和疾病导致辨别能力或决定能力丧失或减弱。"

姜某根据法院判决,在释放前两个月开始接受为期约1年的周期性性冲动药物治疗,并同时进行心理治疗项目。

【化学阉割命令仅117例】

化学阉割制度引入韩国十年间,实际作出的判决或决定仅117例。其中31例为法院判决,其余86例为治疗监护审议委员会决定。这与制度引入时预计的每年实施100例以上相去甚远。

据悉,法院和治疗监护审议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议委)的判定标准极为严格。根据《性冲动药物治疗法》,化学阉割仅适用于"实施性暴力犯罪的性变态患者且有再犯风险"的情形,需同时满足性变态认定和高再犯风险评估条件。再犯风险评估采用"韩国性犯罪者风险评估量表"(KSORAS),综合考量嫌疑人年龄、婚姻状况、首次涉案年龄、犯罪类型、既往性犯罪次数、其他暴力犯罪次数等因素。

费用问题也是障碍。化学阉割人均年费用包括药物注射175万韩元、激素水平及副作用检查60万韩元、心理治疗270万韩元等,总计约500万韩元。虽然法律规定原则上由个人承担,但对经济困难的性犯罪者由国家负担。据悉实际执行中多数费用由国家承担。

【化学阉割后"零再犯"】

化学阉割的运营成效显著。根据韩国法务部犯罪预防政策局2023年10月发布的《2023性犯罪白皮书》,2011-2021年间共有87人接受性冲动药物治疗,期间无一人再犯。

韩国成均馆大学科学调查学教授金大源与圆光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光燮在论文《性冲动药物治疗制度的有效性及改善方案》中指出:"目前使用的多种性冲动药物疗效已获证实,但因所有药物均存在副作用,需在控制副作用的同时提升效果。"

韩国法务部曾于2023年提出将针对儿童性犯罪者的化学阉割义务化的《性冲动药物治疗法》修正案,并获国务会议通过,但最终在国会搁置后废止。

0 阅读:5
微曼说世界

微曼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