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重庆老人因肺癌晚期不幸去世,他在去世前,却将所有积蓄送给了自己的主
周也
2025-04-14 16:51:43
2017年,一重庆老人因肺癌晚期不幸去世,他在去世前,却将所有积蓄送给了自己的主治医生,一分钱也没有留给亲人,但医生的决定却让人为之动容..
肺癌晚期老人捐出毕生积蓄,主治医生为何一分未收?病房里的生死温情揭开了答案。
2017年春天,重庆某医院呼吸科病房里,76岁的杨希贤握着主治医生田玲的手,颤抖着从枕头下摸出一沓存折。
这个动作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肺癌晚期患者将毕生积蓄留给素未谋面的医生,这在旁人看来近乎荒诞。
但当田玲第三次拒绝这份馈赠时,病房角落里那台老式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轻轻说了句"没有你我活不到现在"。
2009年确诊肺癌晚期时,杨希贤刚经历丧偶之痛。
独居罐头厂宿舍的他,两个侄子每月仅送两袋米面,医院走廊里,他总缩通道抽烟,烟灰缸里堆满揉皱的诊断书。
转机出现在田玲查房那天,这个刚毕业的年轻医生蹲在床边,用笔记本老人每天的体温、咳嗽次数,甚至记下他常常念叨的话。
治疗第三个月,田玲发现老人偷偷拔掉输液管,深夜查房时,她掀开老人被褥,发现垫着三层旧棉袄。
"化疗反应太难受,我想省点钱给孩子们..."老人嗫嚅着那天起,田玲的白大褂口袋里总装着保温饭盒,里面是医院食堂特制的低脂餐。
治疗费用清单显示,八年里杨希贤自费支付了23万元,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令人心酸的细节,他卖掉老房子时坚持留下装结婚照的檀木匣子,却在每次复查前把存折密码写在护士台便签上。
2016年病情恶化时,老人颤抖着在遗嘱上按手印,财产分配栏赫然写着"田玲医生:全部存款"。
但田玲始终拒绝触碰这份馈赠,她悄悄联系医院社工科,将老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每周三次的病号饭变成营养师定制套餐,病房电视循环播放老人家乡的篮球赛录像。
2017年清明,杨希贤在镇痛泵的滴答声中陷入昏迷,护士们围坐在床边,田玲握着老人的手,突然想起他清醒时说过的话:"我这辈子最亏欠的,是没教会孩子们什么是爱。"
这个故事被《环球健康》记录时,编辑部内部有过激烈争论,是否该隐去医生姓名?最终决定全文呈现,因为真实远比虚构更震撼。
在医患矛盾频发的当下,这个没有彩蛋的结局恰恰证明:当医疗回归纯粹,生命自会绽放光芒。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