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的一天,阿部规秀旗下的一名将领,带着第一大队和上千名伪军想要偷袭

熹然说历史 2025-04-15 00:50:26

1939年10月的一天,阿部规秀旗下的一名将领,带着第一大队和上千名伪军想要偷袭杨成武部队,幸好负责侦查的小战士察觉到了他们下一步动作,立刻马不停蹄和大部队汇合,将此事告诉了司令员。 杨成武骑在马上,晋察冀边区的秋风扑面而来。1939年10月下旬,他从一个普通的团长已经成长为军分区司令员,正赶往阜平参加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的纪念大会。两年来,晋察冀根据地从最初的几个县发展到几十个县,八路军兵力也从不到2000人壮大到3万人。 这次纪念大会格外隆重,有阅兵仪式,还邀请了贺龙、关向应等军区首长。杨成武心里满是喜悦,但这份喜悦很快被打破。 10月30日晚上,杨成武刚参加完军区工作会议,就被紧急叫到聂荣臻的住处。 "坐镇张家口的'蒙疆驻屯军'司令兼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派辻村宪吉大佐率日军第一大队和伪军共一千多人进驻涞源城后,将在近日分三路向1分区进行'扫荡'。"杨成武急切地汇报道。 聂荣臻拧亮马灯,盯着桌上的地图问道:"情报可靠吗?" "涞源情报站的站长是崔喜峰,他们的情报一向准确。"杨成武回答,"这是根据涞源维持会和宪兵队的我方内线情报员报告,又经过与五回岭情报站核实分析的。" 聂荣臻点点头,他了解这些默默工作的无名英雄。 "聂司令员,让我们打个伏击战吧!"杨成武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 "敌人有三路,你打哪一路?" "打东路。"杨成武对地形了如指掌,"从涞源到银坊全是连绵险峻的大山,不难找到伏击地点。虽然东路是敌人主力,但由于大山阻隔,另外两路敌人难以策应,敌主力就成了孤军。而且我们分区主力大多在管头以东,打东路也方便。" 聂荣臻听罢说:"我同意,但先请彭真、贺龙和关向应来,再征求他们意见。" 贺龙听完杨成武的汇报,爽朗地说:"送上门来的,打嘛!打一个胜仗,庆祝军区成立两周年!" 满屋的人都笑了起来。聂荣臻当即命令:"会议你就不参加了,立刻回去组织指挥这个战斗。" 杨成武连夜从阜平赶回一分区司令部,特意绕道白石口、雁宿崖一带仔细勘察地形。他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在这四五十米宽的干河滩上,日军被两侧高山夹击,寸步难行。 回到管头的司令部,杨成武召集干部研究作战方案,决定以三个主力团6000人对付辻村的这路敌人。 1939年11月3日的晨曦刚刚洒在山谷中,雁宿崖一带的八路军战士已整装待发。这是个好天气,晴空万里,旭日抹红山尖,清凉的谷风阵阵扑面,一场激战即将拉开帷幕。 早上7时许,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日军一部六百余人和伪军来到三岔口,与曾雍雅支队接触。曾雍雅支队按预定计划且战且退,将敌人诱入雁宿崖地区。鬼子前锋部队轻视八路军,甚至在半路悠闲地烧火做饭,机枪和迫击炮都没卸下来。 待日军主力全部进入埋伏圈,一声军号响起,隐藏在两侧山坡上的八路军突然发起攻击。成捆的手榴弹如雨点般砸下,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得人仰马翻。日军缓过神后拼命向后突围,却被白石口方向的1团阻击,被撂倒一片。 3团团长纪亭榭和政委袁升平指挥战士们将日军放到近处,用手榴弹和刺刀将他们歼灭。激战持续到傍晚,辻村部队被压缩在雁宿崖峡谷内,最终六百多日军被全歼,仅有13人被生俘。八路军缴获炮6门,轻重机枪13挺,步枪210支,骡马300匹。 战后,1团7连连长钟茂华得意地穿着缴获的日军将校呢大衣,腰间挎着指挥刀和手枪,引得大家发笑。翻开大衣衣襟,发现里面用金丝线绣着"辻村"二字。然而,部队打扫战场时没找到辻村宪吉大佐的尸体,无法确定他是死是活。 战斗刚结束,白求恩大夫带着医疗队赶到了前线。杨成武惊喜道:"白大夫来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八路军的医疗条件极差,大手术无法进行,重伤员往往因流血过多而牺牲。白求恩要求杨成武提供500副夹板、1000条绷带等医疗物资,并坚持要在次日中午12点前准备好。 雁宿崖的胜利没能让敌人吸取教训。11月4日一早,杨成武就接到情报:阿部规秀亲自率领日军四个大队、一千五百多人分乘九十多辆卡车急驰涞源,要为辻村部队报仇。 经聂荣臻和军区首长同意,杨成武再次布下埋伏。他让部队主动撤出银坊,在黄土岭一带设伏。贺龙派120师特务团作为增援,军区也调集了其他部队牵制周边日军。 11月7日中午,阿部规秀率部队进至黄土岭。下午3时许,当敌军全部进入峡谷后,八路军三面围攻。1团团长陈正湘发现黄土岭东边一个院子里有日军军官聚集,迅速指示炮兵连射击。神炮手李二喜经过校正,连发四炮,一发正中院前,阿部规秀当场阵亡。 没了指挥官,日军混乱不堪,拼命突围却被打回。战至8日,聂荣臻得知各方增援的敌军已接近战场,命令部队撤离。这场战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批装备,最重要的是击毙了"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成为抗战以来击毙的最高级日本将领。

0 阅读:14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