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穿过天安门时被记者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其实

百年战争录 2025-04-15 10:45:07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穿过天安门时被记者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其实在解放军入城后发生过许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解放军,竟然把国民党的早饭给占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早在前10天,解放军就与驻守在北平的国军将领傅作义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并将1月31日大年三十这天作为解放军进北平的日子。 这天组建为北平警备司令部直属部队的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及北平纠察总队一大队的两个中队井然在序地进入了北平城,也就在解放军进城的同时,20多万国民党守军也陆续退出了北平,到事先安排好的城外驻地接受整编。 次日一大早,先进入北平的解放军已经接管了各城门及国民党主要兵营的控制权后,北平纠察总队剩下的部队也随之入城,为顺利接收城市治安、城市交通等做前期工作。 不过北平纠察总队在进城后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安排给他们当作部队驻地的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已经被先一步入城谈判的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及他所在的部队给占据了。 北平纠察总队的总队长张明河见地方给人占了,便将纠察总队的总部机关安在了西河沿的山东中学里。 山东中学是私立中学,建于清末年间,到北平解放时尚有学生488人,好在正是寒假期间,再加上学生宿舍的床位不够,所以张明河就借用了教室,以供战士们休整。 正是天寒地冻的冬天,教室里又不能生火,所以战士们只能将课桌拼起来睡觉,但温度太低,再加上能见证北平和平解放,大家也很兴奋,因此不少人干脆聊了一个晚上。 其实,张明河也是一夜没睡,他考虑到安身的地方虽然勉强有了,但吃饭的问题还没解决,所以他一大早起来就让后勤兵去找学校的伙夫沟通,看能不能借学校厨房做个早饭。 随后,张明河带着4个警卫员出了门,他想看看周边还有没有更合适的驻地。 张明河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过几年学,对北京很熟悉,所以他在过了护城河后,便走到了前门西南廊头条一带的商业区,随后他穿过珠宝市和粮食店街,再接着是大齐家胡同和王皮胡同等,不过随着越走越远,路两边的商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慢慢多起来的早餐店和餐馆。 对于老北京的特色饮食,张明河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当他闻到大饼的油香味后,肚子不由咕咕叫了起来,于是他顺着香味走进正在做大饼的厨房,看到案子上已经堆起了几十张羊肉大饼,旁边的铁锅里还熬着稠乎乎的绿豆小米粥,不由高兴地想,这足够大家改善伙食了,还做什么饭呀,于是他就对正在烙大饼的几个人嚷嚷道:“这些大饼和小米粥我都要了,回头再让司务长给你们结账,你们可不要给别人了。” 这一声把正在烙饼的几个人吓一跳,原来这房子是国军部队的大食堂,虽然国军部队几乎退到了城外,但城里还是留了少部分队伍看守仓库等,所以食堂才没有关门。 由于房子里蒸汽很重,看人有些模模糊糊,这几个伙夫虽然看到有人走进来,但以为是来吃饭的国军士兵,因此并没有搭理张明河。 直到张明河这一嗓子喊出来后,4人才注意到来的是个解放军,当时国军士兵害怕解放军,所以根本不敢反驳,只能按张明河的要求接着烙饼。 张明河转头想让警卫员回去喊人来搬食物时,发现跟出来的4个警卫员都跟丢了。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张明河在当时的职务虽然是军政治部主任,但享受军级干部待遇,因此可以配4个警卫员。而这4个警卫员由于来自农村,连县城都没去过,所以突然到了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一时光顾得瞧商铺去了,结果没走多远就走丢了。 张明河见警卫员没跟上来,便走到门外去看情况,结果他就看到门外就有一个大仓库,有几个国军士兵正坐在门口聊天,于是他就走上前去,而这几个人见他是解放军,纷纷站了起来。 张明河经过聊天得知,仓库是国军部队的军用仓库,里面的物资包括被褥、皮鞋和棉布等,甚至还有不少日军投降时留下的军大衣和大马靴等御寒的装备。 就在这时,附近的居民走来向张明河告状,指着其中一个国军士兵,说他强行要娶邻居家18岁的闺女,邻居不答应,他就故意搞破坏。那个士兵吓得面如土色,赶紧道歉并承诺改过自新,事情才算翻了篇。 就在聊得起劲的时候,张明河的警卫员满头大汗地找了过来,这时大家才知道张明河竟是解放军大干部,大家更没想到解放军大干部竟然没有一点架子。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警卫员回去找来一帮后勤兵将大饼和小米粥给运了回去,让大家伙美美地吃了一顿。至于国军士兵们由于早饭被解放军给占了,他们只好到街上去买豆浆油条当早饭。 多年后,不少人还对这顿早饭念念不忘,说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大饼和小米粥。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