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葛优拍戏赚了350万,把钱全部交给了妻子贺聪,谁知贺聪转身就在北京买了4套房,葛优很无奈,认为妻子不会管钱。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葛优事业正当红,那年他拍戏一共挣了350万,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收入。 于是他把这笔钱交给了妻子贺聪保管,想着让家里人打理,自己就专心拍戏演戏,别操心钱的事儿了。 可没想到,钱刚交出去没几天,贺聪就转手在北京三环里买了四套房子。 葛优知道这事后,一开始还挺不乐意,觉得媳妇不会理财,好不容易挣点钱,全投到房子上,这不明摆着“压宝”吗? 再说了,房子是死的,钱才活的。那时候北京的房子又不贵,一平米才几千块钱,一整套也就几十万,葛优心里犯嘀咕:这房子能升什么值?还不如留着慢慢花。 但贺聪压根没跟他辩,她就一句话:“早晚有用。” 这话听起来平淡得很,但她是早早看透了城市化和北京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三环那一带,地段好、配套全、升值空间大。 换句话说,人家是真有眼光,不是拍脑袋做决定。 结果20年过去了,打脸来的特别响。 这四套房后来市值涨到几十亿,成了葛优一家最硬核的“家底”。 他原本觉得贺聪不会理财,结果贺聪这波操作,妥妥的教科书级别。 咱们回头看看那个年代,1995年中国人对房产的概念还很淡,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单位分房,有个两居室就很满足了,买商品房? 那是少数人才干的事儿,而且那时候大家都盼着手里能攒点现金,谁会想着花个几十万去买几套房子放着不动啊? 但贺聪不一样,她没被当时的观念限制住,反而冷静分析了市场和未来趋势。 买房子不是为了当下住得舒服,而是为了未来的价值。 她不是冲动消费,也不是听谁忽悠,她就是用自己的判断做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大胆”,现在看来“神操作”的决定。 再说回葛优,他是典型的文艺工作者性格,对钱没什么概念,也没太多投资头脑。 而贺聪也确实没让他失望。除了买房,她一直在背后稳稳地把这个家经营好,让葛优没有后顾之忧地冲在演艺第一线。 人们都看到葛优荧幕上那种“懒洋洋”的戏精风采,却很少知道他背后有个眼光毒辣、雷厉风行的贤内助。 这事其实也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再厉害,也得有个靠谱的“另一半”。 尤其是家庭资产这块儿,能不能守住、能不能保值增值,很多时候真不是看你多会挣钱,而是看你怎么用钱。 葛优挣得多没错,但他自己都说了,要是那350万在他手里,说不定早就吃吃喝喝散没了。 可在贺聪手里,却变成了实打实的几栋楼,几十亿的资产,这就是能力的区别。 现在一提起葛优,大家除了想到他演技好、戏路宽,还会说他“有福气”。 但这个“福气”其实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信任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结果这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眼光”和“格局”。 再说一句题外话,现在很多夫妻之间,一提到谁管钱,谁花钱,都容易吵架。 其实真不是说谁有钱谁说了算,而是看谁更有判断力和长远眼光。 贺聪虽然不是圈里人,也不是金融专家,但她就比不少人更懂得什么叫“稳住未来”。 这事要搁现在发生,估计还得吵半宿。 谁能想到,当年几十万的房子,如今一套就值几千万,四套加起来,那真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财富。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一个女人在1995年的一个决定。 所以说,别老觉得老婆买房是败家,也别动不动就瞎操心女人不会理财,说不定人家早就看清楚你还没明白的事了。葛优当年有点“无奈”,现在回头看,他是真的“庆幸”。 有时候啊,挣钱是技术,守住钱才是本事。而贺聪,是真把这“本事”练到了家。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王梓.《北京楼市演进30年:从1400元到十万元》.《财经》杂志,2020年第7期
1995年,葛优拍戏赚了350万,把钱全部交给了妻子贺聪,谁知贺聪转身就在北京买
秋水看伊人
2025-04-15 11:52: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