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哈佛、斯坦福等50所美国高校,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限期内离开美国,如果这一大批中国留学生,真的被美国驱逐,说不定对我国还是一件好事。 曾几何时,国内掀起了一阵“留学热”,不管是为了镀金还是想要深造,学子们都想要出国求学。 镀金的人,把留学当成改命符。砸锅卖铁让孩子出国,指望孩子变身华尔街之狼。只能考上国内末流大学的,准备出国上演“学渣逆袭“。 而深造的人,也是认为国外的科研环境会更好一些,一些特定的学科在国外也有着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但是随着中国国力强盛,教育资源和经济、科技的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留在祖国。 除了对于国家发展的高度信任和自信的提升,或许还舍不得家门口这些美食吧。 然而留学的热度本来就在逐年下降,美国却还把中国留学生赶回来了,难道刻苦努力的东方学子们如今已经不受待见了?究其背后的原因,或许还是政治博弈的锅。 2025年4月初,一场针对国际学生的“签证风暴”席卷美国。 一名斯坦福全额奖学金得主在完成毕业答辩前夕失去合法身份;另一位因与伴侣争执被短暂拘留的David,最后指控撤销了,签证却没了,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斯坦福一个拿了全额奖学金的“小镇做题家”,就是成绩全优、没任何违规记录,也被突然踢出了美国。 不少高校的国际办公室一脸懵,联邦政府直接删了学生系统里的合法记录,连招呼都不打。 事情之所以闹得这么大,矛头直指特朗普政府的“反犹令”。 今年一月,特朗普签了个行政令,说要“打击反犹势力”,结果三月底开始,美国国务院直接吊销了三百多份学生签证,理由是“威胁国家安全”。 不同于以往针对犯罪记录的审查,这次行动的标准模糊且随意,交通违规、社交媒体言论、甚至无任何不良记录的学生也会遭到波及。 之后的中美关税对战,贸易战也直接烧到了教育领域。有议员甚至提议,限制中国学生学STEM专业,比如芯片、人工智能专业,生怕技术被“偷走”。 现在多国留学生转向加拿大、欧洲,2025年秋季美高校国际生申请量大幅骤降。 说白了,美国既想赚留学生的钱,又怕他们“学太多”。 被驱逐的学生面临着三重崩塌,学术中断、经济负担以及心理创伤。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件事可以使得人才回流。 清华、中科院等机构迅速推出“归雁计划”,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科研岗位和安家补贴,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望吸纳这批顶尖人才。 长期看,中国能够提升教育自主权,扩大中外合作办学、互相承认课程学分,还可以借着“一带一路”让学生能去更多国家留学,别光盯着欧美。 但是部分前沿学科仍然需要依赖美国实验室设备,仓促回流可能导致研究断层。 “学术无国界”的乌托邦在现实政治前不堪一击。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审查,暴露了他们对国际学生的工具化态度,既依赖留学生经济贡献,又恐惧其技术转化。 美国如果持续将学术政治化,可能会加速全球学术中心转移。而中国则需平衡人才红利与自主创新,避免技术“断链”。 主要信源:界面新闻2025年4月9日《或有数百留学生被撤销签证,涉及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名校》
4月9日,哈佛、斯坦福等50所美国高校,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限期内离开美国,如果
清风明月英雄
2025-04-15 11:57:3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