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福建机场一航班超售,工作人员喊话“谁愿改签,补贴1500元还安排住宿”,话没说完一小伙就冲上去交票,这操作让网友炸锅了!
当时登机口处,工作人员话音刚落,小伙就迅速挤上前,动作干脆利落,仿佛怕这好事被旁人抢走。他这趟行程不赶,用一晚时间和一张机票,换来1500元现金与免费食宿,这买卖对他而言相当划算。他这一“抢”,既得了实惠,又帮航空公司解了围。
航班超售在航空业并非新鲜事,航空公司依据经验,预估有人会临时变卦或误机,为避免座位闲置,通常会多卖几张票,这是常见经营策略,也有规矩约束。不过估算总有偏差,若乘客都准时抵达,飞机装不下,航空公司就得想办法解决,像福建机场这般,以补偿吸引自愿改签的旅客。
这类“天上掉馅饼”的事并非个例。国内航班补偿常见千元加食宿,国际航班尤其是欧美长途线,补偿更丰厚。有朋友飞美国时,航空公司超售严重,补偿从几百美金代金券、当天升级酒店住宿起步,甚至加码到现金。欧盟航班有规定,非自愿被拒载补偿与航程距离、延误时间挂钩,最高可达600欧元。
登机口场景宛如小型拍卖会,工作人员看没人应,补偿价码会逐步提高。这时候,既要看谁沉得住气,也得看谁对自己时间估值更高。福建小伙动作快,或许是怕夜长梦多,或觉得1500元已达心理预期。
不过,拿到补偿也有隐形成本,行程被打乱、后续安排需调整,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和餐食也未必满意。所以这不仅是航空公司的运营策略,也反映出行的常态:充满不确定性,却也可能带来意外惊喜 。
来源:法治进行时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