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75岁才开始环游世界,87岁念大学,98岁拿下硕士,105岁继续考博,老人用行动证明了,只要心之所向,就能够开启一段传奇人生。 2017年的台湾清华大学文学院教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前排,认真地记着笔记。这一幕引起了不少学生的侧目——这位老人已经105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地来到大学旁听,准备攻读博士学位。 他就是赵慕鹤,一个用行动诠释"活到老,学到老"的传奇老人。当同龄人大多已经离世或卧病在床时,赵慕鹤却仍然坚持每天读书学习,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年龄是障碍。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要大脑还能思考,就没有理由停下来。"这是赵慕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室里,当年轻学生打瞌睡或偷偷看手机时,他却全神贯注听讲,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 当时已经成为台湾名人的赵慕鹤,并不满足于自己98岁获得的硕士学位。那张由马英九亲自颁发的学位证书,对他而言只是漫长求学路上的一个驿站,而非终点。 然而,命运似乎察觉到了这位百岁老人的不凡志向。就在他埋首博士课程的同年,身体开始向他发出了警讯。多年来第一次,他感到自己的体力无法支撑他旺盛的求知欲。 "我想回家了。"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对故乡山东金乡近七十年的思念。2018年初,在亲友的帮助下,赵慕鹤告别了生活了67年的台湾,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定居。 彼时的他,已完成了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人生壮举:75岁独自环游欧洲、87岁重返大学校园、98岁获得硕士学位、105岁攻读博士。这一切都源于他不被年龄束缚的信念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2018年11月4日,赵慕鹤在家乡安详离世,享年106岁。当消息传出,台湾与大陆众多媒体都以"传奇老人"、"非遗活宝"、"世界最年长硕士"等称号缅怀他。 这位在战火中被迫离开家乡,以假身份在台湾生存多年的老人,最终以一种令人敬佩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从1951年偷渡抵达金门那个惶恐的年轻人,到百岁高龄仍然活力充沛的学者,赵慕鹤的一生仿佛是对时间本身的挑战。 1912年出生于动荡年代的他,经历了清朝覆灭、民国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变迁。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他却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从14岁跟随清朝拔贡学习鸟虫体书法,到105岁仍在大学课堂上认真听讲,他的求知精神贯穿了整个世纪。 "要学你学,我才不想读书!"1998年,赵慕鹤的孙子在一次争执中对他吼道。面对叛逆孙子的挑衅,86岁的赵慕鹤没有像其他长辈那样发火,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他要和孙子一起备战高考。 这一年,赵慕鹤已退休二十年。对普通人来说,退休意味着可以享受平静的晚年生活,但对赵慕鹤而言,退休只是人生另一段精彩旅程的开始。 实际上,早在75岁那年,赵慕鹤就已经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的事。当他在公园里听到年轻人讨论欧洲旅行时,一个念头在心中萌发:他也想去欧洲看看。尽管一句像样的英语都不会说,身边的朋友也纷纷劝阻,但赵慕鹤还是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欧洲的飞机。 "语言不通,钱包空空,这能行吗?"许多人不解。然而赵慕鹤用行动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他节衣缩食,住在青年旅社,甚至在公园长椅上过夜;他四处寻找中国餐厅,请服务员帮忙写下目的地的英文名称,再向路人打听方向。就这样,他用5个月时间游历了欧洲5个国家,总花费仅3万多人民币。 回到台湾后的赵慕鹤精神更加焕发。当87岁高龄的他坐在高考考场上时,成为了台湾当年年龄最大的考生。虽然第一年他和孙子都没能考上,但这并未动摇他的决心。第二年,88岁的赵慕鹤与孙子一同复习到深夜,早上5点起床背单词,终于双双考取大学。 在大学期间,当年轻人沉迷游戏、谈恋爱时,赵慕鹤却泡在图书馆和教室自习。他从未迟到或旷课,91岁时提前两年修满学分毕业,让校领导都不敢相信。 而这仅仅是开始。95岁那年,他又听说朋友儿子要考研究生,便也跟着报名。仅用三个月复习,他成功考入南华大学哲学院研究生。98岁时,赵慕鹤拿到了硕士学位,由台湾地区领导马英九亲自颁发证书,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硕士。 除了学业上的成就,赵慕鹤在艺术和公益领域也贡献卓著。他的鸟虫体书法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英国女王亲自给他发签名函表示赞赏。100岁那年,他在香港成功举办书法展览,震惊艺术界。 2009年高雄发生洪灾时,赵慕鹤主动拿出多年珍藏的书法作品义卖,并号召其他书画家一起行动,将筹得的款项全部捐给灾民。2015年,他又捐出20幅作品,在大学设立"旭日奖学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即使到了百岁高龄,赵慕鹤仍坚持自己洗衣做饭,不麻烦他人。他每周到医院做义工,照顾那些比自己年轻的老人;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他自学上网和英语。
第一次上大学给了你哪些震撼?
【2评论】【6点赞】